晴曦红到曲廊西,画里天然景不齐。
夜雨小桃翻锦浪,春风百草绣香泥。
窗虚尽纳修篁影,林静时闻好鸟啼。
酒病诗魔消未得,芳情半在绿杨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这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考生要仔细研读全诗,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情感主旨等。答题时先指出其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结合诗句阐释。

“晴曦红到曲廊西,画里天然景不齐。”首句写春日景色。春光明媚,阳光普照,照进了曲折回廊的西面,映出了一片灿烂绚丽的红色。诗人用“晴曦”“红”等词,将春日的晴空、阳光以及春色都渲染得十分鲜明热烈,色彩斑斓。第二句说这画面如同画中一般,自然而又和谐。“不齐”是说这自然景物的排列并不整齐划一,有的地方浓绿一片,有的地方花枝招展,有的地方碧草如茵,各具特色。

“夜雨小桃翻锦浪,春风百草绣香泥。”次句写春夜雨景。夜深了,一阵春雨飘落下来。雨丝细细密密,像织成了无数条锦缎,那细雨中的小桃花仿佛在风中翻腾起阵阵波浪。“小桃”二字,写出雨后小桃的颜色娇艳,也暗示出作者心情的愉悦。

“窗虚尽纳修篁影,林静时闻好鸟啼。”第三句写春夜林景。窗户半开着,窗外的竹林在月光下显得幽深宁静,竹影婆娑。林静时,可以听到鸟儿的叫声。这里的“修篁影”指的是竹影。“林静”则指夜色已深。从“修篁影”与“好鸟啼”两个词语来看,作者似乎在描写一个清幽的夜景,然而,诗人却在这清幽的夜晚里听到了喜鹊的叫声,而没有听到其他鸟类的叫声。这一细节,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同时也更具有感染力。

“酒病诗魔消未得,芳情半在绿杨堤。”第四句写春天饮酒解愁的情景。由于饮酒过量,诗人感到身体有些不适。但是,他仍然坚持作诗。可是,他的诗才被酒魔吞噬掉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他看到绿柳岸边盛开着美丽的花朵,心中不禁生出许多美好的感情。

【答案】

①“晴曦红到曲廊西”:写春光明媚,阳光普照,照进了曲折回廊的西面。

②“画里天然景不齐”:描绘一幅天然风景画,不整齐的画面。

③“夜雨小桃翻锦浪”:夜雨过后,小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就像掀起波浪一样。

④”修篁影”:指竹影,竹影斑驳陆离。

⑤“好鸟啼”:形容夜静人寂之景。

⑥“酒病诗魔消未得”:因饮酒过度,导致诗性减退,无法继续作诗。

⑦“芳情半在绿杨堤”:春天的美景令人陶醉,让人心生感慨,美好之情一半寄托在绿柳长堤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