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风雨。
暮来风雨。
怎禁它、朝朝暮暮。
花事阑珊,怪春已、暗抛人去。
更无方、留将春住。
莺儿慵语。
燕儿慵舞。
冷清清、绿阴庭户。
明岁花时,知人在、天涯何处。
待重来、花还知否。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1句:暮春以来,连日风雨,落英缤纷。
- 关键词: 暮春、风雨、落英缤纷
- 注释: “暮春”指的是春季的末尾;“连日风雨”形容天气持续多变且多雨;“落英缤纷”描绘了花瓣被风吹散的情景。
- 赏析: 此句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季节变化和天气无常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增添了一种哀愁的氛围。
第2句:狼藉满地,感春序频迁,良游多阻。
- 关键词: 狼藉、春序频迁、良游多阻
- 注释: “狼藉”描述环境因雨水变得杂乱无章;“春序频迁”指春天的脚步快速变化;“良游多阻”表达了由于天气原因而无法进行的愉快活动。
- 赏析: 这里反映了诗人在春天感受到季节变迁的迅速以及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出游计划受阻,体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第3句:怎禁它、朝朝暮暮。
- 关键词: 朝朝暮暮
- 注释: “怎禁它”表达了诗人面对频繁的风雨感到无力或无可奈何;“朝朝暮暮”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 赏析: 通过使用“朝朝暮暮”这一表达,诗人传达了对于连绵不断春雨的强烈情感,也暗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4句:花事阑珊,怪春已、暗抛人去。
- 关键词: 花事阑珊
- 注释: “花事阑珊”意指花儿凋谢,意味着春天的结束;“暗抛人去”描述了春天悄然离去,使人们感到失落。
- 赏析: 这里诗人通过对花朵的描写来反映春天即将结束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
第5句:更无方、留将春住。
- 关键词: 留将
- 注释: “留将”表示想要留住或阻止某种变化,但这里是想留住春天。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无法停留的渴望,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遗憾。
第6句:莺儿慵语,燕儿慵舞。
- 关键词: 莺儿、燕儿、慵语、慵舞
- 注释: “莺儿慵语”描绘了鸟儿不再欢快鸣叫的景象;“燕儿慵舞”则形容燕子不再忙碌飞舞的行为。
- 赏析: 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鸟类,反映了春天生机勃勃到逐渐衰退的变化,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第7句:冷清清、绿阴庭户。
- 关键词: 冷清清、绿阴庭户
- 注释: “冷清清”形容庭院中树木茂盛而显得有些幽静;“绿阴庭户”则是说庭院里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赏析: 此句通过对庭院环境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8句:明岁花时,知人在、天涯何处。
- 关键词: 明岁、花时、天涯何处
- 注释: “明岁花时”指的是未来某一年的春天;“天涯何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不知其确切位置的困惑。
- 赏析: 最后一句通过对比未来与现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加深了整首诗歌的情感深度。
译文
解佩令·暮春以来,连日风雨,落英缤纷。狼籍满地,感春序频迁,良游多阻。怎禁它、朝朝暮暮。花事阑珊,怪春已、暗抛人去。更无方、留将春住。莺儿慵语。燕儿慵舞。冷清清、绿阴庭户。明岁花时,知人在、天涯何处。待重来、花还知否?
赏析
《解佩令》是一首抒发个人情绪的作品,主要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从字面意思上看,这首诗描绘了春季的多变天气和美丽的景色。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完全停留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更多地是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友情淡薄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的前几句通过连续的春雨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却又稍显凌乱的画面,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真实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化。接着,诗人用“怎禁它、朝朝暮暮”表达了面对频繁变化的天气无能为力的感受,这种无奈的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连接各个部分的纽带。
随着天气逐渐转晴,原本热闹的花事也逐渐凋零,诗人用“花事阑珊”这样的词句表达了对春天结束的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怀旧之情在后续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例如,“更无方、留将春住”、“莺儿慵语”、“燕儿慵舞”等句子,都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最后两句,诗人转向了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明岁花时”和“天涯何处”的设问,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