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如练,碧峰孤拥。
指晴川、片帆催送。
转眼春归,奈客里,登临谁共。
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蟠家。
古山川、楚天遥控。
落日鱼龙,唤长笛、一声吹动。
恨茫茫,北云南梦。
【注释】
澄江如练:清澈的江水好像一条白绢。
碧峰孤拥:绿色的山峰孤立地耸立着。
晴川、片帆催送:晴空万里,一片船帆在水面上疾驰。
奈:无奈。
客里:旅居异乡的人。
芳:花。
残芳:落花。
长笛一声吹动:长笛声随风飘荡。
【译文】
大别山的景色如此美丽:江水像白色的绢绸一样清澈透明,绿峰矗立,孤峙不群。晴空无云,江面上一只船帆正飞奔向前。我无可奈何只能独自登上高山。踏遍了山上的芳草,玉鞭挥动,骏马奔驰,东面与彭蠡相连,斜向蟠溪延伸而去。古山川的楚天遥指远方。夕阳下鱼龙翻腾,长笛悠扬,一声响彻山谷之间。可惜的是茫茫天涯,南北两地相隔千里难相会。
【赏析】
此词为作者登大别山抒怀之作。词以“登大别山”作起兴,开篇描绘出一幅清丽明洁的画面:长江如同洁白的绸带,远处青翠的山峰矗立如林,近处晴空万里,一艘小船正疾行于江面上。作者以“澄江”、“碧峰”、“片帆”、“晴川”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词人并没有停留在这宁静美好的画面,而是迅速转折到现实:“转眼春归,奈客里,登临谁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紧接着“踏残芳,玉鞭飞鞚”,描绘了词人骑马驰骋在山间小路上的豪迈形象。“东连彭蠡,斜通蟠家”,描绘了词人的视野广阔,心旷神怡的感觉。“恨茫茫”,词人的情感达到了顶点。最后“北云南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