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翘望。
萍乡翘望。
但宜春、已如天上。
陆地舟行,全不用、蒲帆兰桨。
尽船舷、石棱相抗。
林恋无恙。
书堂无恙。
累篙师、殷勤指向。
几首青词,便做得、丁家鹤相。
哂铃山、十年情况。
【注释】
①解佩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②丁家鹤相:指道士丁鹤年。③铃山:在江西德兴县,与鄱阳湖相连。④“笑”句:指丁鹤年十年未得志,仍隐居在庐山一带。⑤“累篙师”句:指丁鹤年向船工们问路。⑥青词:道教用语,指道士的祝告文。⑦哂铃山:指庐山。⑧累篙师:指船工们。⑨丁鹤年:宋代道士,字元珍,号鹤年,江西德兴人,曾入道龙虎山天师府。⑩《易林》:汉代卜辞汇编,其中多有占卜吉凶、解释自然现象的语句和文字,可作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资料。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丁鹤年隐居生活及庐山风光的赞美之作。词中以问答的形式写丁鹤年对船工们的询问,表现了丁鹤年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全词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形象。
上片首二句点出地点,写丁鹤年在芦溪翘望萍乡;三、四两句写丁鹤年在陆地舟行时,完全不用蒲帆兰桨,只需船舷边、石棱间,便可以领略到庐山之美;五、六句写丁鹤年在船上,向船工们问路,表示丁鹤年的谦逊好学和对自然的热爱。此片主要写丁鹤年在庐山的自然风光中的生活情景,表现出他超逸脱俗的生活情趣。
下片开头五句写丁鹤年在庐山的书堂读书。“书堂无恙”一句,不仅表明丁鹤年在庐山的书堂依然完好无损,而且表明他仍然过着隐逸山林的生活;“累篙师、殷勤指向”,写丁鹤年向船工们问路,表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七、八句写丁鹤年在船上,向船工们问路,表示丁鹤年的谦逊好学和对自然的热爱。此片主要写丁鹤年在庐山的读书生活,表现了他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性格。
全词以问答形式写出丁鹤年在庐山的生活情景,通过丁鹤年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劳动的尊敬,表现出他超逸脱俗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