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日无色,萧萧白草乾。
古烽黏壁死,朽骨泣沙寒。
大地何曾隘,群生竟不安。
纷纷一蛮触,凭吊独心酸。

【解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首联“云老日无色,萧萧白草乾”描写了荒凉的景象;颔联“古烽黏壁死,朽骨泣沙寒”,以悲壮的笔调描绘了战争的残酷;颈联“大地何曾隘,群生竟不安”抒发了诗人对百姓遭受战火折磨的同情之情;末联“纷纷一蛮触,凭吊独心酸”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哀伤。

【答案】

(1)

译文:乌云密布天空,太阳没有光彩,大地上一片荒芜凄凉景象。草木枯死,连烽火都黏在墙上烧尽了。腐朽的尸骨被风沙吹动,发出凄厉的哭泣声。天地间没有险阻,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处都是战争造成的创伤,百姓们饱受苦难而不得安宁。到处是战乱中相互攻击、彼此伤害的人,我独自凭吊这些受战争折磨的百姓,心中酸楚无比。

(2)

注释:①云老日无色:乌云密布天空,太阳失去光芒。②白草:指草木枯萎。③古烽:指战场上燃烧着的烽火,粘在墙上烧尽了。④朽骨:指战争中死去的战士的骸骨。⑤隘:险阻。⑥蛮:指南方少数民族或侵略者。⑦触:互相撞击、相攻的意思。⑧凭吊:凭吊死者,表示哀悼。

赏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首联“云老日无色,萧萧白草乾”描写了荒凉的景象,云层厚重,太阳失去了光辉,草木凋零枯黄。颔联“古烽黏壁死,朽骨泣沙寒”则以悲壮的笔调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写烽火和残骸等物象来表现战场的惨烈和死亡的惨痛。颈联“大地何曾隘,群生竟不安”抒发了诗人对百姓遭受战火折磨的同情之情。诗人认为大地本应宽广平坦,但如今却变得险阻不平,百姓们因此生活得十分艰难。末联“纷纷一蛮触,凭吊独心酸”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哀伤。诗人用“纷纷一蛮触”来形容百姓们的苦难,用“凭吊独心酸”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哀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