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一片月,照我宿淮东。
故国几时到,扁舟今夜同。
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
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
【注释】:
天涯一片月,照我宿淮东。
天涯一片月,即天涯共此时之明月,指代故乡之月。宿淮东,诗人宿于淮安。
故国几时到,扁舟今夜同。
故国,故乡;扁舟,小船。
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
岸高,岸边地势高耸,杨柳露,即杨柳上的露水。
洲远,洲渚遥远。荻芦风,芦草和芦苇的风,此处泛指微风。
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
旷坐,空旷地坐着。清影,明亮的月光。浮生,即人生,转空,即转向虚空,即转向虚无、无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中以“明月”为中心词,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天涯一片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遥远的边陲之地,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安详。接下来,诗人通过“故国几时到,扁舟今夜同”两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自己何时能够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而在夜晚的船上,他与赵直夫一起欣赏着皎洁的明月,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第三句“岸高杨柳露,洲远荻芦风”,则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人通过对岸上杨柳的细长叶片上挂满露珠、洲渚远处的芦苇随风摇曳等细节的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同时,这些细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最后一句“旷坐对清影,浮生念转空”,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一样,很快就会消失无踪。因此,他感慨万千,感叹人生短暂而虚无。整首诗以“明月”为线索,贯穿始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