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琅玕声簌簌。四月林齐绿。纵目寄湖山,惆怅今春,只是莺声熟。
自嗟锦瑟年华促。日对生绡彀。点染似迂痴,幽涧寒藤,疏树黄茅屋。

【注释】

①风送琅玕声簌簌:风送来了山中的树叶簌簌作响的声音。琅玕,指山中树木的果实,也指山中的石子、石头之类。②纵目寄湖山:放眼四望,寄托对湖山的情感。③莺声熟:莺鸟的叫声变得熟悉了。④锦瑟年华促:比喻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⑤生绡彀:生丝织成的网。彀,同“彀”,指网眼稀疏的意思。⑥点染:指作画用笔。似迂痴:指画画像喝醉酒一样迷迷糊糊。⑦幽涧寒藤:幽静的山涧中缠绕着的藤。⑧疏树黄茅屋:稀疏的树林中黄茅草搭的小屋。

【赏析】

本词写于作者任临安知府期间,是一首题画词,描写的是一幅秋景图,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上阕写景。首句起得突兀,“风送”二字领起全幅,既写风声,也写花枝颤动的形态。第二句写四月林间景色,以“齐绿”两字概括出一片青翠欲滴、郁郁葱葱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接着三句写自己登高远眺,寄情于湖山之间。第四句“只”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之情。“莺声熟”一句,则写出了春去夏来,莺声渐熟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心中难以排解的愁绪。

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岁月易逝,美好时光一去不返,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自嗟”两句写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日复一日消磨时光的过程中,对生与死的思考。“点染似迂痴”,以画工之笔意自嘲,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困惑。末句写幽深的山谷里,寒藤缠树,稀疏的树林中,黄茅草屋掩映其中。整首词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