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腊三度,灯前泪一挥。
死生俱异域,夷险本忘机。
夜寂风声厉,愁多酒力微。
家人应念我,头白尚征衣。
腊夜
海外三度过腊日,灯前泪挥思乡情。
死生异域殊寻常,夷险本忘机心平。
夜寂风声厉如刀,愁多酒力微不胜。
家人应念我白发,头白仍征衣未整。
海外腊三度,灯前泪一挥。
死生俱异域,夷险本忘机。
夜寂风声厉,愁多酒力微。
家人应念我,头白尚征衣。
腊夜
海外三度过腊日,灯前泪挥思乡情。
死生异域殊寻常,夷险本忘机心平。
夜寂风声厉如刀,愁多酒力微不胜。
家人应念我白发,头白仍征衣未整。
【注释】 节物:指节令,重阳。 殊方:指远方的他乡,即作者贬谪之地广东。困久晴:长期干旱之后突然下雨。 翻盆:翻动花盆。一宵雨:一夜的细雨。赴壑:奔赴山谷。众溪声:群山回响的水声。 瘴岭:指岭南一带湿热的山区。忽凉至:忽然感到清爽。畬田:耘耕的田地,泛指农田。睌耕:傍晚耕作。 萧寥:凄凉寂寞。庭竹:庭院中竹子。客中情:客居异乡的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贬谪期间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六 迟留心所惬,别去意如何。 触迕藤梢乱,将扶竹影多。 地偏忘近远,春老惜蹉跎。 良会应须念,晴天许再过。 注释: 1. 三月廿日:即阳历3月20日。 2. 曾氏园林:指曾参的宅第园林。 3. 归饮署斋:回到官署里喝酒。 4. 即事:眼前之事,此处指饮酒。 5. 其六:这是组诗的第六首。 6. 迟留:迟迟停留。 7. 心所惬:心情舒畅。 8.
【诗词】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五 【译文】 在片石支撑的亭子,孤亭被绳索束缚, 近来我厌倦了四处奔波,小住便醉卧在枕边。 竹笋不要长满道路,花开时不要趁雨移栽。 嘱咐他多打扫,为什么还要等我来游玩? 【注释】 三月廿日:三日二十天。 曾氏园:《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九收有《曾氏园》。《新唐书·方技传》:“刘禹锡尝为淮南支度使,治有名。后为苏州刺史,筑堤捍淮、海
八月十五夜 露气尊前白,家山梦里青。 岁时忆荆楚,潮汐讯沧溟。 一水蒹葭溯,中年丝竹听。 无端度良夜,寂历绿莎厅。 译文: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 露珠晶莹在酒杯中泛着白色, 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家山,那里一片青翠。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怀念着荆楚大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夜晚来临的时候,我会想起那浩瀚的大海, 听着涛声,感受着潮汐的变化。 沿着一条小河逆流而上, 听着那悠扬的丝竹音乐。 突然
诗句 - 细路逶迤入:形容小路蜿蜒曲折,景色优美。 - 城南访辟疆:指在城南寻找一片广阔的空间,比喻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欣赏自然美景。 - 竹疏三径辟:描述竹林稀疏,三条小路清晰可见的景象。 - 树暗一扉藏:描绘树木茂盛,一扇门隐藏其中,给人以神秘感。 - 款客虚厨具:表示准备饭菜招待客人,但因为时间有限或客人众多,厨房里空无一物。 - 谭诗剩草堂:形容与朋友谈论诗歌的意境,只有草堂作为听众。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人日会饮: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日,古代以这一天为新年的开始。此句描绘了在新的一年里,人们欢聚一堂,共庆人日的景象。 2. 晴日逢开岁,春风趣举觞:晴朗的天气迎接新年的到来,春天的气息中举杯庆祝。这里的“春趣”表达了一种愉悦的心情,“举觞”则是指饮酒助兴。 3. 当筵宾履错,入馔野蔬香:宴会上宾客众多,穿着各异,菜肴都是新鲜野菜
岁晏无消息,梅花似故人。 岁末之际,没有一点音讯,仿佛那梅花就是旧时的知己。 何因慰幽独?只觉溷风尘。 为何要安慰孤独的我?只觉得这污浊的环境让人无法忍受。 歌为竹枝续:杯于桑落亲。 歌声是为了延续《竹枝》的曲调,酒杯是和桑落酒亲密无间的朋友。 孤怀更谁托,我惜小园春。 我的孤独情怀又该向谁说呢?我只珍惜这小园中春天的美好时光。 注释: (1)岁晏:指年终,岁末。 (2)消息:音信,消息。
【解析】 这是一首写佛门生活的诗。首句说,为了爱中边味而割取蜜脾,次句说,为爱中边味宁可不辞辛苦;第三句说,余香来至佛钵,再濯出清池;第四句说,薝卜风林现,醍醐露乳垂;第五句说,三三劳说法,啖罢尚攒眉。全诗四句八行,前二句对偶,后二句不对偶,且以“劳”、“尚”二字押韵,显得和谐流畅,是七绝中的上品。 【答案】 食波罗蜜 为爱中边味,宁辞割蜜脾。 馀香来佛钵,再濯出清池。 薝卜风林现,醍醐露乳垂。
注释: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其一 春事行将暮,游情尚未阑。 名园殊曲折,佳客共盘桓。 趣以沧洲得,怀从酒碊宽。 偶然移步屧,竟日博清欢。 译文: 春天的事务将要结束,游兴却还未完全消散。 这个美丽的园林非常复杂曲折,好客的人们一起在这里徘徊游玩。 我追求在沧洲得到快乐,我的情怀从一杯美酒中得到宽慰。 偶尔移动脚步,一整天都沉浸在愉快的欢乐之中。 赏析: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其四 诗句翻译: 三月二十日,邀请任伯卿和施祓堂一同游览曾氏的花园,然后回到衙门饮酒。 注释: - 三月廿日:指的是农历三月二十日。 - 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邀请任伯卿和施祓堂一起游玩。 - 曾氏园林:曾家所建的园林。 - 归饮署斋即事:返回官舍饮酒作诗。 - 其四:是第四首诗。 译文: 三月二十日,邀请任伯卿和施祓堂一起去参观曾家的花园
十月十一日过余斋听陈山人鸣谦弹琴 海上稀闻雁,横琴奏塞鸿。 何心避矰缴,馀响散丝桐。 伫兴七弦遍,经时尺素通。 怀哉岁将晏,木落楚江东。 注释:十月十一日经过我的书房,聆听陈山人鸣谦的弹琴。海上难得听到大雁的叫声,他用横琴演奏出《塞鸿》的音乐。何必去躲避那些弓箭呢?他的琴声余音袅袅,散入那丝竹之间。我满怀兴致地听了他弹奏七遍琴曲,也听到了他寄来的书信。心中感慨岁月将尽,草木已凋
经剌桐围怀伯卿 聚散真无定,离愁积未删。 故人万里外,树色一围间。 风雨江南道,云烟海上山。 相违忽相忆,行处泪痕斑。 注释: - 聚散真无定:形容离别的聚散无常,无法预料。 - 离愁积未删:积累的离愁没有减少。 - 故人:老朋友。 - 万里外:形容距离遥远。 - 树色一围间:周围都是树木。 - 风雨江南道:在江南的路上遇到风雨。 - 云烟海上山: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于海雾中。 -
七夕微雨病不成寐忆昨年是夕偕白颍亭阮辅臣集任伯卿官斋宴饮欢甚今白阮俱下世伯卿亦迁任去抚今追昔不胜怆然 译文: 七夕那天,细雨缠绵,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回想去年的这个夜晚,我和白颖亭、阮辅臣一起在任伯卿的官邸宴会上欢乐异常,然而如今白颖亭和阮辅臣都已经去世,任伯卿也因为职务调动而去了远方,抚今追昔,不禁感到悲伤。 依然逢此夕,隔岁事增悲。 南蒲销魂日,西州陨涕时。 译文: 今天又是一个七夕
诗句释义 1 “新年剧人事”:这里的“剧人”可能是指忙碌的或重要的人物。新年期间,这些人往往更加繁忙。 2. “乘暇度兹辰”:意为利用空闲时间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刻。"兹辰"指的是特定的一天或时刻。 3. “竹叶虽无分”:竹子叶子没有分瓣,意味着公平无私。 4. “梅花得少亲”:梅花虽小,但香气扑鼻,亲近自然。 5. “清晖揽如许”:形容阳光明媚,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6. “旧雨话何频”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及情感”的赏析。 ①“不见檀栾影,溪声听亦无”的意思是:看不到竹子的影子,听到溪水的声音也感觉不到。这句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以竹为友,以溪为伴,表现自己闲适恬淡的心情。 ②“疏钟空际堕,古刹望中孤”的意思是:稀疏的钟声在空中飘荡,古老的寺院在远处显得很孤独。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重点词语有: 怀人(怀念的人) 江海(指代朋友的家) 浃岁阔颜色(一年又一年,时间越来越久) 音书(书信) 判年(分别年) 频挥吹雨泪(频频地挥动衣袖,像在吹落秋雨般的眼泪) 忍诵停云篇(忍不住吟诵着《停云》《云》是楚辞中的一篇,相传为宋玉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