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尧仁与舜华,巍巍声教及流沙。
衣裳大会亡牛耳,剑腹新官署虎牙。
潭水竭衷承碛树,春风时鬓附村花。
蜉蝣朝暮冥灵觉,不敌闲斋两盏茶。
辛酉岁末书怀
追念尧仁舜华,声名显赫传四海。
衣带渐宽终不悔,剑眉星目志气高。
潭水枯竭映碛树,春风拂面花如霞。
蜉蝣朝暮皆冥灵,闲斋一盏两杯茶。
追悼尧仁与舜华,巍巍声教及流沙。
衣裳大会亡牛耳,剑腹新官署虎牙。
潭水竭衷承碛树,春风时鬓附村花。
蜉蝣朝暮冥灵觉,不敌闲斋两盏茶。
辛酉岁末书怀
追念尧仁舜华,声名显赫传四海。
衣带渐宽终不悔,剑眉星目志气高。
潭水枯竭映碛树,春风拂面花如霞。
蜉蝣朝暮皆冥灵,闲斋一盏两杯茶。
注释如下: - 人谋国是两无功:国家大事的谋划与决策往往没有成效。 - 草草年光渐不同:时光匆匆流逝,一切似乎变得不再相同。 - 上峡雨程箫习习:在上峡的雨中行走时,听到远处传来箫声。 - 鸣帆风碛鼓咚咚:船只在风平浪静的沙漠上行驶,鼓声隆隆。 - 灵均黍粒蛟龙窃:比喻诗人的诗才如同神异的蛟龙,偷取了粮食的神灵。 - 禹穴粮粢鸟鼠穷:形容粮食匮乏,连鸟和老鼠都没有吃的。 - 白眼青天难一语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戊辰感事(十九首选五) 其五”,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解答:全诗的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 “白猿黄石圣贤官,三匝无枝草木寒。”意思是:白猿黄石是圣贤的官位
赏析 诗意解读: 《戊辰感事·乾坤南北动笳声》是朱青长在戊辰年的感怀之作,其中“乾坤南北动笳声”描绘了国难之时的战乱景象,而“偏许蹉跎负盛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无奈和自责。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懒睡久荒王伯梦”和“远交新构楚吴争”,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局势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联系。最后,“拟写寸函寄三峡”展现了诗人想要传递信息,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期望。
【诗句】 渺渺烽烟卷浊尘,支离花鸟不成春。 焚心涤虎从炎帝,竭水求鱼訾盗臣。 我大可为天采药,人何堪以国伤生。 芳林丝管泠泠作,独有狂夫自丧神。 【译文】 烟雾蒙蒙的战火席卷大地,春天的花鸟也难以再现生机。 焚烧自己的心脏来净化虎性,竭尽所能地寻求捕鱼。 我本可以像上天一样采摘仙草,但为何要为国家而哀伤生命。 芳林中的丝竹乐声泠泠作响,只有那个疯狂的人丧失了他的神志。 【注释】 1. 渺渺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祸局迁延入死途: - 注释:形容局势或困境逐渐恶化,导致走向死亡的道路。 - 译文:这个局面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了死路一条。 - 泉台深唾老狂夫: - 注释:在死后的世界中对某人进行无尽的责骂和诅咒。 - 译文:在死后的世界里,他遭到了深深的唾弃和诅咒。 - 蜗争水火千寻井: - 注释:比喻争斗或斗争激烈。 - 译文:蜗牛争夺水和火,就像争夺一口千寻深的井。 -
戊辰感事(十九首选五) 其二 【注释】: - 蟏蛸:蜘蛛。 - 虎豹: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势力。 - 毳毳:形容头发稀疏、稀少的样子。 - 鏙鏙:指用金属制成的武器,这里泛指权力或权威。 - 桑田沧海: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世事如沧海桑田。 - 元元:古代对百姓的一种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戊辰年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所作,共五首,此为其中之二。诗中通过描绘战乱带来的破坏和对民生的忧虑
垂杨百柱楼感事(十八首选四) 其一 姜桂风雷两不凡,蓬蒿时局听谁芟。 焚驱虎兕貔貅纛,针割龙蛇日月函。 一字灰钉苛史笔,满身尘垢老征衫。 舞台丝竹生啼笑,拟作悲歌付阮咸。 【注释】 姜桂:比喻有才能的人。 风雷:比喻声势浩大。 蒲蒿:草名。 芟:除草。 焚驱:用火烧去。 虎兕:传说中凶猛的野兽。 貔貅:传说中能吞食百兽的瑞兽。 纛:古代军旗。 针割:用针刺。 日月函:神话中载有日月的匣子。
【注释】 钟山:即南京钟山。王气:指帝王气象。闇龙兴:暗地兴起,指明王朝的建立。竞有冰棺傍孝陵:竟有冰块做成棺材陪葬在孝陵(即明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不可以仙宁事鬼:指不要以神仙来求得安宁。宁事鬼:宁,岂,怎;事,侍奉;鬼,指鬼神。罔谙于佛大驱僧:没有懂得佛教的大道理,反而大为驱赶僧侣。羞操尺匕从龙野:羞愧地手持书卷跟从刘宋皇室。六家人物可同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关键词语,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然后分析其意境、主旨和情感等,注意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解读,最后进行赏析。 “草草还山易姓名,玄玄天眼十年青”,意为匆忙间回到故乡,换上平民身份。十年后,依然不改旧貌,仍保持着少年时的模样。 “楼嫌地狭分峨岳,家倦山居念洞庭。”意为楼阁因为地势狭小而无法容纳高大的山峰
【注释】 垂杨:杨柳。感事:感慨世事。十八首选四,指杜甫《垂老别》诗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 绝少英雄值一文,自张旗鼓树孤军。 意译:很少的英雄才值得一文钱,独自张扬旌旗树立一支孤军。 荒村:荒凉的村庄。买棹:买船。寻诗瓮:指在诗社中吟诗。香土:指香炉里的土。携锄:携带农具。觅酒坟:指在坟地上寻找酿酒的地方。 如见肺肝南海帝,相为饥渴北城君。 意译:如果能够见到南海之帝
【译文】 辛酉年岁末写怀: 弦管乐队分班演奏曼妙的舞蹈时,神仙般的年寿已远远无期了。 春宵里云雨交加,蛟龙作妾,内室干戈四起,虎豹成骑。 大海已经枯涸江水更浑浊,少年时没有欢乐老来尤其悲凄。 孤身哭泣着国家逃亡刑断双脚,遏怨鸣天凤鸟迟来不飞。 【注释】 1. 辛酉:即乾道六年(公元1171年)。 2. 弦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3. 分曹:分别排列。 4. 曼舞:指优美的舞蹈。 5. 神仙
``` 金台 新华门柳绿毵毵,南鸟哑哑北燕喃。 灭世勋猷裁五帝,夷殷鸡犬笑三监。平成戈马争戎首,破碎伊周让阁衔。秋水读完庄子笑,而今方信有生黬。 译文: 在新华门前,杨柳郁郁葱葱,向南望去,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向北看,燕子也在呢喃细语。 消灭乱世的功业像裁断了五帝的命脉,推翻了商朝和纣王,就像砍去了一只鸡狗身上的毛一样简单。 平定天下之后,戈矛与马鞍争夺着领军之首;曾经破碎了伊尹和周公的权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金台 - 燕台吴会十经秋 - 注释:此句描述从燕京(今北京)到长江以南一带的秋天景色。金台,通常指代京城或皇宫。 - 译文:从燕京到长江以南地区,经过漫长的秋季,处处都留下了秋天的气息。 2. 雨舫烟灯处处留 - 注释:雨船和油灯象征着秋天的夜晚,雨和灯在夜晚显得格外明亮。 - 译文:雨船和灯笼在夜晚显得特别明亮,仿佛是秋天夜晚特有的景象。 3. 金殿升贤天子黜 -
【注释】 辛酉:即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斋薄:指书斋的墙壁。 鸟夷虾族: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说瓜分:指他们被分割为三部分。 残世:乱世。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长拟:希望。 销铁劲:比喻文章刚健有力。 枕戈闲死:形容战死疆场。六将军:这里泛指许多战死的将军。 东华灵气:指皇帝的恩德之气。无时竭:没有止境,指永远存在。 祥麟:祥瑞的麒麟。统兽群:统一各种野兽。 【赏析】
注释: 辛酉岁暮书怀 亡羊死鹿两难知,但恨宁馨少可儿。 饮酒得仙余亦想,读书延世我何訾。 于今真爱人无几,后此能传或是诗。 泠砚窄笺数行字,人间休认托宫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岁暮时节,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首作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首联“亡羊死鹿两难知,但恨宁馨少可儿。”诗人在这里用亡羊和死鹿两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 第一句“冷眼模糊看太空,草间偷活笑群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局势的冷静观察和深刻思考。他看到太空中的星星点点,仿佛在嘲笑那些自以为是的英雄豪杰们。这暗示了作者对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的讽刺和批评。 - 第二句“骥行千里需良驭,艾蓄三年少国工”:这句话意味着国家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人才来治理,但目前这些人才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