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曰爰居,远巢西海西。
如何九万里,翩然鲁郊栖。
将毋风为菑,中道胡不迷。
古者雉獒贡,思患防端倪。
异哉臧孙智,曾不故府稽。
一朝钟鼓飨,渐及弊与圭。
初筵尚震骇,久乃甘如锑。
楼台蜃市旁,出入干虹霓。
海鸟非一族,同居情则睽。
箕斗天汉高,乌鹊桥梁低。
织锦能几何,报章终日徯。
天风吹海水,青冥安可梯。
午日今再中,为语桃都鸡。

【注释】

海鸟:指海燕,一种候鸟。爰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海鸟名。西海:指西方的大海。鲁郊:春秋时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这里指鲁地。将毋风为菑:将毋,不要。菑:祸害。中道:半路。胡:同“姑”,暂且,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古者:古代。雉獒:古代的一种祭礼,是天子向诸侯进献的礼品。思患防端倪:思患,预防祸患;防,防备;端倪,迹象。臧孙智:臧孙,人名,春秋时鲁国大夫。曾:通“竟”。故府稽:故府,过去的官府;稽,查考。钟鼓飨:指宴享。渐及弊与圭:弊,破旧。圭,古代玉器。初筵:指宴会开始时的座位。尚震骇:还感到吃惊。楼台蜃市旁:蜃市,海边市场,传说蜃气成市。蜃,大蛤。干虹霓:干,通“竿”,指长竿。虹霓,彩虹,天空中的云彩。天风:天上的风。青冥:青天,这里形容天空的高远。安可梯:怎么能登高呢?午日今再中:中午太阳现在再次升起,指冬至节。桃都:即桃花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个理想世界名。语:告诉。

【赏析】

本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冬十二月,诗人因被罢相而隐居家乡。此诗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抒发了自己退隐林下、远离政治漩涡的感慨。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首联写日出景象。“爰居”即爰居,海鸟名,这里借指海鸟。海鸟在海上飞翔,飞得很高很远,最后落到了鲁地。“如何九万里”是说这海鸟能飞到九万里之遥,可见其飞行的高度之高。“翩然鲁郊栖”意思是说这海鸟落到鲁地以后,就栖息在那里了。

接下来四句写海鸟落息后的生活情况。诗人认为这种海鸟不会因为一时的风浪而带来祸灾,但中途遇到困难或迷了路,却很容易发生意外。“古者雉獒贡”一句说明这种海鸟是古代进贡的宝物。“思患防端倪”一句则表明古人有预见性,能够防患于未然。

中间四句是作者对海鸟的赞美之辞。“异哉臧孙智”,臧孙,春秋时鲁国大夫,善于治理鲁国。“曾不故府稽”,意思是说他的智慧并不比臧孙差,甚至超过了他。“一朝钟鼓飨”,意思是说有一次鲁国国君宴请他,给他送上了丰厚的礼物。“渐及弊与圭”,意思是说不久之后,他就得到了鲁国国君赏赐的旧府第作为住宅。“楼台蜃市旁”,意思是说旧府第旁边就是蜃市,也就是海边市场。“出入干虹霓”,意思是说从旧府第出来,就可以见到长虹和彩虹。

五至八句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海鸟非一族”,这里的“族”是指种类而言。“同居情则睽”,意思是说这些海鸟虽然都是鸟类,但它们所住的地域不同,因此不能在一起栖息。“箕斗天汉高”,意思是说天上的北斗星和箕宿星非常高,“乌鹊桥梁低”,意思是说地上的鹊桥也很低矮。“织锦能几何”,意思是说织造一幅锦缎花鸟之类的图案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报章终日徯”,意思是说编撰一篇完整的文章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几句是对前面所写的海鸟生活状况的具体描绘和概括总结。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天风吹海水,青冥安可梯。”意思是说天空中吹来阵阵狂风,使海面掀起波浪,连梯子也难以站得上去攀登。“午日今再中”中的“复”字表示重复的意思,“再中”是指重阳节。“为语桃都鸡”这句是说现在又是重阳节了,我只好去向那桃都村的黄鸡诉说我心中的喜悦之情了。

这首诗通过对海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退隐林下、远离政治漩涡的复杂心情。前六句描写了日出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后六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不满。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