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江上放船回,旧雨花间扫径来。
北向云山心共寄,四围金带手先栽。
披襟每倚藤萝月,起草仍留蜡炬灰。
付与空堂吟蟋蟀,便教乡梦到台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题栖霞江上何舫放船归》。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云山别墅吾乡京官淀园公退之所金陵尚书何恪慎公旧居也余尝为书寄舫题诗于后乙卯之秋公子青耜农部重过感怀题诗见赠次答。
- 诗句解释: “云山别墅”指的是在云山建造的别墅,这是作者的故乡。“吾乡京官”表示自己曾在京城担任官职。“淀园公退之所”指的是淀园,一个退休官员的居住地。“金陵尚书”是指曾任金陵(今南京)尚书的何恪慎。“余尝为书寄舫”说明作者曾给何舫寄去书信。“题诗于后”表示为这艘船上的诗歌作注或解说。“乙卯之秋”指的是作者去世后的第二年,即乙卯年秋天。“公子青耜农部”指公子青耜和农部尚书。“重过”意味着再次经过。“感怀题诗见赠”表示因感慨而作诗,并被见赠。“次答”表示回复。
- 关键词注释: “云山别墅”、“吾乡京官”、“淀园公退之所”、“金陵尚书”、“余尝为书寄舫”、“题诗于后”、“乙卯之秋”、“公子青耜农部”、“重过”、“感怀题诗见赠”、“次答”。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何舫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感慨。通过描述与何舫在云山别墅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在金陵尚书府邸的交流,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
第二句: 栖霞江上放船回,旧雨花间扫径来。
- 诗句解释: “栖霞江上放船回”描述了作者在栖霞江上放船回家的情景。“旧雨花间扫径来”则描绘了作者在旧雨花间扫清道路的情景。
- 关键词注释: “栖霞江上”指栖霞江边。“放船回”指放船回家。“旧雨花间”指旧时的友人之间。“扫径来”指清扫道路而来。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温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 北向云山心共寄,四围金带手先栽。
- 诗句解释: “北向云山”指面向北方的云山,寓意着向往和追求。“心共寄”表达了内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四围金带手先栽”形容周围环境优美,如同亲手种植的金带一般珍贵。
- 关键词注释: “北向云山”、 “心共寄”、 “四围金带手先栽”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将自然与心灵紧密相连,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 披襟每倚藤萝月,起草仍留蜡炬灰。
- 诗句解释: “披襟”指敞开衣服,形容轻松自在的状态。“倚藤萝月”描绘了在藤萝下仰望月亮的景象。“起草仍留蜡炬灰”则指在草纸上写下文字时,仍然会留下蜡烛燃烧后的灰烬。
- 关键词注释: “披襟”、“藤萝月”、“起草”、“蜡炬灰”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灵感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于书写艺术的热爱。
第五句: 付与空堂吟蟋蟀,便教乡梦到台骀。
- 诗句解释: “付与空堂吟蟋蟀”意为把空寂的堂屋让给蟋蟀歌唱。“便教乡梦到台骀”意为让乡间的梦境随着蟋蟀的歌声飘荡到了台骀山。这里的“台骀”可能是对地名的一种误读或象征性表达,意在传达一种超越时空的想象。
- 关键词注释: “付与空堂”、“吟蟋蟀”、“便教乡梦到台骀”
- 赏析: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蟋蟀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梦想的能力。通过对蟋蟀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和灵感的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