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郭东门,海气迷烟树。
买船下通州,解缆日已暮。
悲风决浮云,大野豁积雾。
落叶何萧萧,带雨自飞去。
晓来天气清,山月看徐吐。
已矣谢故人,吾将侣鸥鹭。

【注释】

九月十日发通州:指诗人在九月十日从通州出发。九月十日,即重阳节后一日,此时正值秋深时节。通州:即今南通市,位于长江北岸的南通县境内。

出自郭门:走出城郭(指京城长安)。郭门,指京城长安。

海气迷烟树:海上的雾气笼罩着烟雾缭绕的树木。

买船下通州:指准备乘船前往通州。

解缆:解开缆绳,使船离开岸边。日已暮:太阳已经西斜。

悲风决浮云,大野豁积雾:悲凉的秋风驱散了天空中的浮云和地面上聚集的雾气。

落叶何萧萧,带雨自飞去:秋天的树叶纷纷落下,伴随着秋雨飘落而去。

晓来天气清:清晨的天气清新。

山月看徐吐:山中之月渐渐升起。

已矣谢故人,吾将侣鸥鹭:我将要告别这些故旧之人,与鸥鹭为伴共度余生。已矣,表示一种无奈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抒发了诗人离别故人时的心情。首联起兴,点明题旨;二联写登舟出发的情景;三联写途中所见;末联写离友别情。

首联“出自郭门,海气迷烟树”,交代了诗人发船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他所处的自然环境。诗人登上船只,走出城郭,面对的是海气蒙蒙,烟雾弥漫的景色。这里的“海气”并非真的海洋之气,而是指浓雾;“迷”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渲染了一种朦胧的氛围。

次联“买船下通州”,写诗人乘船出发的情景。“买船”,是说诗人为了这次出行特意去买了一条小船。“下通州”,表明目的地是通州。

第三联“悲风决浮云,大野豁积雾”,写途中所见。“悲风”既指秋风,也含有悲凉之感;“决浮云”、“豁积雾”,都描绘出了一幅开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抑郁。

第四联“落叶何萧萧,带雨自飞去”,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萧萧”,形容落叶声,这里借指落叶;“飞去”,指随风飘落;“带雨”,指带着秋雨。这两句描写了落叶纷飞、秋雨潇潇的景象,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第五联“晓来天气清,山月看徐吐”,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晓来”,“清晨”之意;“天气清”表明天刚破晓,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徐吐”,慢慢地露出月色。这两句描写了清晨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欣喜与愉悦。

第六联“已矣谢故人,吾将侣鸥鹭”,表达了诗人离别故人时的感慨和决心。“已矣”,表示一种无奈之情;“侣鸥鹭”,指与鸥鹭相伴。这两句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离别故人时的心情。前四句通过对环境、人物、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凄清、悲凉的氛围;而后四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旷达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