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郎贻我砖一枚,乃自官奴城下来。
纪元太康纪年九,断纹斑剥如云雷。
典午寰区才混一,铜驼转盼薶蒿莱。
龙骧将军三级塔,不有赵逸谁知哉。
顽质块然瓦砾比,故应起灭如飞灰。
胡为历久尚完好,声价欲比铜爵台。
当其抟埴为胚胎,岂意琢削为砚材。
檀匣锦茵一位置,遂登几席离尘埃。
竹头木屑无弃物,焦琴柯笛有别裁。
苟非因才妙驱使,岂免掷弃荒烟堆。
自来物物有遭际,抱才何患终沈薶。
独恨不识王右军,为把栗尾书麝煤。
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碧瓦千门开。
非无千秋万岁字,寒芜蔓草空徘徊。
尔独因缘结翰墨,龙尾凤味相朋侪。
我歌此歌三太息,古今貉邱土一抔。

晋太康九年,一块残砖砚被我获得,它是从官奴城下来的。

纪元太康纪年九,断纹斑剥如云雷。

典午寰区才混一,铜驼转盼薶蒿莱。

龙骧将军三级塔,不有赵逸谁知哉。

顽质块然瓦砾比,故应起灭如飞灰。

胡为历久尚完好,声价欲比铜爵台。

当其抟埴为胚胎,岂意琢削为砚材。

檀匣锦茵一位置,遂登几席离尘埃。

竹头木屑无弃物,焦琴柯笛有别裁。

苟非因才妙驱使,岂免掷弃荒烟堆。

自来物物有遭际,抱才何患终沈薶。

独恨不识王右军,为把栗尾书麝煤。

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碧瓦千门开。

非无千秋万岁字,寒芜蔓草空徘徊。

尔独因缘结翰墨,龙尾凤味相朋侪。

我歌此歌三太息,古今貉邱土一抔。

【译文】

晋朝太康九年,一块残破的砖砚被我得到,它来自官奴城。

纪元太康纪年是九,断纹斑剥像乌云雷。

典午时期寰区才统一,铜驼在远处眺望。

龙骧将军的三级塔,如果没有赵逸谁能了解?

顽质块然像瓦砾,所以它的存在就像飞灰。

为什么要历经长久还保持完好,它的声价要超过铜爵台。

当初它只是一团泥土,没想到最后变成砚材。

檀木盒子和锦垫放好位置,它就登上了案桌远离尘埃。

用竹头和木头的残屑做填料, 制作出不同风味的墨汁。

如果不是因为才能出众而被使用, 怎么会被抛弃在荒芜的垃圾堆中?

自古以来,万物都有它的命运,只要有才华,就不会最终埋没。

只遗憾自己不认识王羲之,却用他的书法作为麝香熏染的墨。

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的青瓦千座门开着。

不是没有书写过千古万年的字迹,但只有荒芜草木在那里徘徊。

你独自因为与文人结下了缘分,而与龙尾凤味相伴。

我吟唱这首诗时感到叹息不已,古往今来都是同样的尘土。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洛阳偶然得到的一块残破砖砚。诗人以砖砚为题,借以抒发感慨,表现了他对人生遭遇的不平与无奈。

首句“张郎贻我砖一枚”。张郎,即张湛,东晋著名清谈家。《世说新语·排调》载:桓温尝谓谢安云:“张君祖德亚于许生。”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张湛,字长文,陈郡宛朐人也。”张湛赠给诗人一块砚台,诗人把它命名为砖砚。这第一句就写出诗人的意外惊喜之情。“乃自官奴城下来”二句,诗人把这块砖砚来历写得很清楚:“纪元太康纪年九”,这是说这块砖是从太康年间得来的;“断纹斑剥如云雷”,这是说这块砖上已斑驳地布满了裂痕。“断纹斑剥”四字,写出了砖砚经过千年沧桑的痕迹,也暗示了它的年代久远,更突出了它的珍贵。诗人对这块珍贵的砖砚很珍惜,他把它安置在檀木盒子里,放置在锦绣垫上,使这块砖砚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让它能登上案桌供人使用了。“竹头木屑无弃物”,是说这块砖砚上的木屑和木节等无用之物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焦琴柯笛有别裁”,是指用来磨墨用的琴丝和笛子也有它们各自独特的用处。这些诗句都表明诗人对这块珍贵砖砚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明诗人的胸怀非常开阔。

第三句“胡为历久尚完好,声价欲比铜爵台”。这里,诗人感叹于这块砖砚的保存之好,声价之高。“胡为”二字表明诗人对这件事的不解:为什么这块砖砚历经千年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声价竟然超过了铜爵台(汉代贵族饮宴用的酒器)呢?“声价欲比铜爵台”,是说这块砖砚的声价已经达到了铜爵台的水平。这一句既表明诗人对这块砖砚的爱护之情,又显示了这块砖砚的价值之高。

第四句“当其抟埴为胚胎”,意思是说这块砖石最初只是一个泥坯。“抟埴”即抟土造形的意思。“胚胎”,指刚成形的东西。诗人用这个典故说明这块砖砚的原始状态。“岂意琢削为砚材”,意思是说这块泥坯后来被加工成了研墨的器具——砚台,诗人用这个典故说明这块砖砚被加工的过程。“檀匣锦茵一位置”,意思是说这块经过加工的砖砚放在檀木盒子里,放在锦制的垫上。“遂登几席离尘”,意思是说这块经过加工的砖砚被安置在案桌上,远离了尘垢。这几句写这块砖砚的制作过程及其最终的位置。

接下来五句是诗人对这块砖砚的赞美之词。“竹头木屑无弃物”,这句的意思是用这块砖砚上的木屑和木节等无用之物来研磨其它的材料。“焦琴柯笛有别裁”,意思是用这块砖砚来研墨的时候,可以用来研磨琴弦、笛音之类的材料。“苟非因才妙驱使”,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这块具有特殊才能的砖石被巧妙地使用的话,那么这些无用之物恐怕早就被扔掉了。“岂免掷弃荒烟堆”,“荒烟堆”就是被人们随意丢弃的垃圾堆。这两句是对那些不懂得如何利用人才的人的批评。“自来物物有遭际”,意思是说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时运和机遇。“抱才何患终沈陧”,意思是只要拥有才能就不会担心自己最终会沉沦。这两句是对有才能之人的安慰和鼓励。

第六句“独恨不识王右军”,意思是说遗憾的是我没有认识王羲之。“右军”即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字逸少,旷达不羁,居山阴之兰亭,修禊事。右军醉后辄命笔,吐酒沫濡墨而书之。”第七句“为把栗尾书麝煤”中的“栗尾”,指的是王羲之的书法风格。“麝煤”指用麝香熏染过的墨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认识了王羲之的话,那么就能用他的手迹作为麝香熏染的墨汁了。这一句是诗人对不能识别人才的遗憾。第八句“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碧瓦千门开”,意思是说羽阳宫、香姜阁等地的高楼大厦高耸云端,楼前的碧瓦千门敞开。第九句“非无千秋万岁字”,意思是说虽然这些建筑不会千秋万载地存在下去,但却留下了千秋万载不朽的碑铭。第十句“寒芜蔓草空徘徊”,意思是说这些碑铭被蔓草覆盖着,只能让人们徒然地徘徊观望了。这一句是说这些建筑和碑铭尽管不会被千秋万载地保留下来,但还是能够让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让后人瞻仰瞻仰它们的风采。第十一句“尔独因缘结翰墨”,意思是说我之所以写下这首诗,是因为我与这块砖砚有着特殊的因缘。第十二句“龙尾凤味相朋侪”,“龙尾凤味”是说这块砖砚上刻有的图案犹如龙凤那样优美。“朋侪”是朋友的意思。这两句是说由于这块砖砚与诗人结下了特殊的因缘,因此诗人就与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将它视为朋友一样对待。第十三句“我歌此歌三太息”,意思是说我吟咏这首诗的时候,不由得深深地叹息起来。第十四句“古今貉邱土一抔”,意思是说古今以来都是一样的废墟,不过是一堆土罢了。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世事的感伤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叹。

最后两句诗人发出感慨:“吾观自古贤达人,皆不能免乎此矣!”意思是说纵观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谁又能幸免于此呢!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有才有识之人的关心和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