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莽莽吹急雨,霜林败叶迎风舞。
旷野阴霾疑有虎,道旁土舍三间宽。
鸡栖豚栅兼牛栏,打门乞火停征鞍。
枯萁饿啮驴言怒,隐约角声鸣鼓戍。
大河前横不能渡,明星堕地天沈沈。
寒鸡腷膊飞出林,仆夫整驾驰骎骎。
竹箭洪湍盈十丈,一苇迎风时俯仰。
马嘶人语河流广,曈昽曙色严关开。
车声入市殷如雷,朝餐且覆尘中杯。
【注】次兰:地名,今属河南。
【解析】
本诗为边塞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风光图。全诗四联八句,每联四句。第一联写渡河前的风沙天气;第二联写渡口的荒凉景象;第三、四联写渡河时的艰难和对家乡的思念;第五联写渡后的情景。
大风次兰阳日渡河(注释)
在一次大风中渡过黄河。
译文:
在一次大风中渡过黄河。
赏析:
首联写渡河前的景象,“大风”二字点明了时令和气候特征,是大寒季节,此时河面结冰,难以渡过;“次兰”,地名,在今河南省。诗人由渡口的荒凉景象,引出自己此行的目的。此联以景衬情,写出了渡口的荒冷凄清之感。
黄沙莽莽吹急雨,霜林败叶迎风舞。(注释)
黄沙弥漫,风急如暴雨,霜打枯林,树叶随风飘舞。
译文:
黄沙弥漫,风急如暴雨,霜打枯林,树叶随风飘舞。
赏析:
颔联写渡前的景象,风大,雨急,雪飞,树木被风吹得摇摆不定,落叶在空中飞舞。此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渡前环境的荒凉与寒冷之状。
旷野阴霾疑有虎,道旁土舍三间宽。(注释)
旷野里一片阴暗,似乎有一只老虎在潜伏。道旁有几间简陋的房子,显得很宽敞。
译文:
旷野里一片阴暗,似乎有一只老虎在潜伏。道旁有几间简陋的房子,显得很宽敞。
赏析:
颈联写渡途中的景象,荒野中阴霾密布,给人一种恐怖之感;路上有三间房子,给人的感觉是房子宽敞而舒适。
赏析:《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使匈奴,被留汉十九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可见,人到老的时候头发一定会白。这里用一个“饿”字,就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也突出了老人的衰老,使人感到一种凄凉。
鸡栖豚栅兼牛栏,打门乞火停征鞍。(注释)
小鸡在棚里歇着,猪圈里的猪也安静下来,只听见它们哼哼的声音;我敲了敲门讨火,停下了鞍马,准备回家。
译文:(小)鸡在棚里歇着,猪圈里的猪也安静下来,只听见它们哼哼的声音;我敲了敲门讨火,停下了鞍马,准备回家。
赏析:
尾联写渡后的景象,小鸡在棚里歇着,猪圈里的猪也安静下来,只听见它们哼哼的声音;我敲了敲门讨火,停下了鞍马,准备回家。
竹箭洪湍盈十丈,一苇迎风时俯仰。(注释)
竹子做的箭杆笔直坚硬,洪水湍急,河水上涨到十多丈高;我用一根芦苇撑船,迎着风儿时而上浮时而下沉。
译文:
竹子做的箭杆笔直坚硬,洪水湍急,河水上涨到十多丈高;我用一根芦苇撑船,迎着风儿时而上浮时而下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渡河的经历以及渡河后的所见所感。诗中所描绘的场景都是十分荒凉的,但诗人却能从中看到生命的坚韧和不屈。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语言,但却能表达出最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