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柴门车马稀,闲扶鸠杖看斜晖。
白云镇日浑无那,放却空山一鹤飞。

【解析】

此为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柴门、鸠杖、斜晖、白云”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村景色,并以此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归隐田园的心情。全诗构思精巧,用语自然,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一,首句“陈子言不告而去”是关键。陈子言即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人称陈无已。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据《宋史·文苑传》,陈师道曾因作诗得罪于权贵,被免官,从此不再出仕。他与苏轼同属苏门四学士,与黄庭坚齐名,人称”二苏”。陈师道的诗大多抒写其贬谪后的闲适之趣,风格质朴自然。

其二,第二句“寂寂柴门车马稀”是关键。柴门,指简陋的农舍。这句诗的意思是:这所农舍的院门紧闭,很少有人出入。“闲扶鸠杖看斜晖”,意思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扶着拐杖观看夕阳。

其三,第三句“白云镇日浑无那”是关键。“镇日”,整天,整天地。这句诗的意思是:整天都看不到白云,真是无可奈何啊!“放却空山一鹤飞”是关键。“一鹤飞”,指一只鹤飞向空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让那只飞到空山的鹤自由自在地飞翔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陈子言不告而去”、“寂寂柴门车马稀”、“白云浑无那”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村景色,并以此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回归田园之情。

首句“陈子言不告而去”,是这首诗的关键。陈师道(1053—1102)字无己,一字坦之,号后山居士,世称陈无己、陈后山。北宋末年文学家。他与苏东坡一样,也是一位具有卓越文学成就的学者。他的诗歌大多抒写其贬谪后的闲适之趣,风格质朴自然。

次句“寂寂柴门车马稀”,是这首诗的关键。“柴门”,指简陋的农舍。这里说“柴门车马稀”,可见村居僻静,交通不便,很少看到车马往来。

“闲扶鸠杖看斜晖”,意思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扶着拐杖观看夕阳。这里的“闲”,既指闲适,又指没有公事缠身。“鸠杖”,是一种用斑鸠羽毛装饰的拐杖。

尾句“白云浑无那”,意思是整天都看不到白云,真是无可奈何啊!“浑无那”,是无可奈何的意思。

“放却空山一鹤飞”,意思是让那只飞向空山的鹤自由自在地飞翔吧。这里的“空山”,指深幽的山林。“空”,有空旷的意思。“放却”,就是放开的意思。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性的事物,如“白云”、“斜晖”、“鸠杖”等,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情趣。全诗构思精巧,用语自然,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诗人任国子监直讲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罢官。此后,他曾三次上书朝廷,要求重用,但均被拒绝。直到元丰七年(1084),才得任国史实录检讨官,负责编纂《神宗实录》。元丰八年(1085),又被调任国子监司业。元佑元年(1086),因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被贬谪至涪州(今四川涪陵)。后来,他又被召回朝中任职,但不久后又因故被重新贬谪到涪州。元符二年(1099),他终于结束了长达十九年的政治生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