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有一士,韬迹居越东。
抗志稀纯素,笃性秉渊冲。
意旷九州外,神游三代中。
如伤惓心目,无告哀残癃。
一夫苟不获,丛疚在厥躬。
陈词就重华,问道访崆洞。
著书累万言,吾道终未穷。
哲人不偶世,至论无污隆。
岂惟跻小康,将以致大同。
挟策献太平,畴能识王通。
抱玉贵善藏,活国徯良工。
感子他山意,错石资磨砻。
已矣吾何悲,矫首咨鸿蒙。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特点以及意境特点来分析。
本篇五绝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这首诗前四句写友人赠诗之由,“支那”一词暗指日本;“有一士”“韬迹居越东”两句写日本文人在越地隐居;后四句写友人赠诗之意及赠诗之意。首联写友人在日本国中隐逸不仕;颔联写友人志节纯朴,性情平和;颈联写友人胸怀壮阔;尾联写友人对国家忧心如焚,希望友人回国效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含蓄隽永,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答案】
(一)
译文:
日本有一个文人,隐居在越地东方。
志向崇高而不污浊,性情敦厚而沉静。
心旷神怡,意欲远游于三代时期。
因思念故土而忧伤,无法诉说我内心的痛苦。
如果敌人得逞,我们就会遭受到灾难。
我陈词向重华,问道于崆洞先生。
我著书有万言之多,我的道术始终未能穷尽。
哲人不被世人理解,至理没有污点。
不仅使国家达到小康,还将使国家达到大同。
携带策略献给太平盛世,谁又能识别王通这个人?
怀抱宝玉,应当善于收藏,要拯救这个国家。
感激你对我的知遇之恩,让我得以施展才华。
我已经没有什么可悲哀了,仰望天空叹息宇宙的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