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累何计问穹苍,雨雪其吁携手行。
讵有南楼风月兴,且寻东郭水云乡。
前年红树游萧寺,此际黄昏是夕阳。
谁是濯缨谁濯足,各将心境取沧浪。
湘累何计问穹苍,雨雪其吁携手行。
讵有南楼风月兴,且寻东郭水云乡。
前年红树游萧寺,此际黄昏是夕阳。
谁是濯缨谁濯足,各将心境取沧浪。
- 诗句释义:
- “湘累何计问穹苍”:这里的“湘累”可能指的是湘江边的困境或挑战,而“穹苍”指的是天空,表达了一种对于命运或自然的无奈和询问。
- “雨雪其吁携手行”:雨雪意味着困难与挑战,“其吁”可能指叹息,表示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选择一起前行。
- “讵有南楼风月兴”:南楼常常象征着高处或理想的地方,风月则代表美好的景致。这里表达的是尽管有理想的风景存在,但当前的实际情况并不让人高兴。
- “前年红树游萧寺”:红树可能是指秋天的树叶,萧寺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寺庙。这句话回忆了去年秋季在萧寺中的经历。
- “此际黄昏是夕阳”:此处的夕阳可能象征着结束或衰败,表达了一种对现状的感慨。
- “谁是濯缨谁濯足”:濯缨和濯足分别指的是洗去帽子上的灰尘和洗净双足上的污泥。这两句可能是在讨论谁应该承担起责任或改变现状,或者是在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 “各将心境取沧浪”:沧浪是一种大江,这里可能指的是面对生活的大江大海,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心境来应对生活的挑战。
-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景象和人生的境遇,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个人角色和责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