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白鹦鹉,窗前绿牡丹。
何如航海客,亲至落伽还。

【解析】

  1. “见”通“现”,出现,显露。 2.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作者所处的背景及诗歌创作背景来分析。 3.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翠竹、白鹦鹉为题,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怀。 4.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由景到情,自然过渡。首句中的“见”字,表明这是一幅图画。“架上白鹦鹉”,是说在架子上摆放着一只白色的鹦鹉。“绿牡丹”,是形容窗前的牡丹花的颜色。第二句是说:这架白鹦鹉,那窗前的牡丹,都是很美丽的。第三句紧承上句而来,意思是:这些翠竹和白鹦鹉,比起航海归来的亲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第四句紧承三句而来:“亲至落伽还”是说那些航海归来的人,比之翠竹和白鹦鹉又算得什么呢?“亲至”指回家,这里指回家探亲;“落伽”即印度古国名,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这里泛指天竺。“还”,同“环”,环绕。“亲至”与“至”互文,意为航海者回到家乡。诗人以翠竹、白鹦鹉自比,而以航海者比亲至家中的远人,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答案】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见山楼
    架上白鹦鹉,窗前绿牡丹。
    何如航海客,亲至落伽还。
    译文:
    架上摆放着一只白色的鹦鹉,窗前摆放着一盆绿牡丹花。
    这些翠竹和白鹦鹉,比起航海归来的人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些翠竹和白鹦鹉,比起航海归来的人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见山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翠竹,赞美了隐者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质。诗人用翠竹、白鹦鹉自比,而以航海者比亲至家中的远人,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