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本烟霞窟,兄为巢许伦。
百年歌帝力,十亩乐天真。
抱阜宜营室,还汀许结邻。
绿回芳草长,黛染远峰匀。
社鼓乌江庙,灵旗牛渚津。
山川馀质朴,习俗尚清淳。
野老嬉游共,村翁来往频。
藤萝阴漏月,桑柘影随身。
美酒盈杯劝,良苗几棱新。
饧箫花外市,牧笛雨中春。
幸免家人谪,偏馀稚子亲。
摊书消永夜,高枕卧清晨。
自著潜夫论,宁辞原宪贫。
昨秋过故里,留我住弥旬。
薜荔依门巷,蒹葭变水滨。
圆沙知雁聚,曲港见鸥驯。
蟹簖缘溪富,鱼罾罥树均。
嘉肴仍速舅,肥牡定娱宾。
愿得长相倚,须完未了因。
寄声劳扰客,此是武陵人。

这首诗是作者对山居生活的感怀之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地本烟霞窟,兄为巢许伦。
    【注释】:这里的“烟霞窟”指的是山中的仙境,而“巢许伦”则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以隐居自守、不仕于权贵著称。

  2. 百年歌帝力,十亩乐天真。
    【注释】: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远离尘世纷扰,享受田园生活的喜悦。

  3. 抱阜宜营室,还汀许结邻。
    【注释】:这里描绘了山居的宁静美好环境:在山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作为住宅,与周围的邻居和睦相处。

  4. 绿回芳草长,黛染远峰匀。
    【注释】:描述了山中四季如春的景象,绿色的草地覆盖着整个山坡,远处的山峰被淡雅的颜色点缀,显得更加柔和美丽。

  5. 社鼓乌江庙,灵旗牛渚津。
    【注释】:这里的“社鼓”指的是祭祀时的鼓声,而“乌江庙”和“牛渚津”是古地名,分别位于今安徽芜湖市的乌江边和安徽马鞍山市的牛渚口。

  6. 山川馀质朴,习俗尚清淳。
    【注释】:这里的“山川”指的是山中的自然风光,而“质朴”和“清淳”则形容了山中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人淳朴的生活习俗。

  7. 野老嬉游共,村翁来往频。
    【注释】:描述了山中老人和村里的老人一起玩耍、聊天的情景,反映了当地的人际关系和谐。

  8. 藤萝阴漏月,桑柘影随身。
    【注释】:这里的“藤萝阴”指的是攀爬在树上的藤萝遮挡住了月光,而“桑柘影”则形容了树木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移动。

  9. 美酒盈杯劝,良苗几棱新。
    【注释】:描写了山中人用美酒招待客人,种植的庄稼也长得茁壮成长的场景。

  10. 饧箫花外市,牧笛雨中春。
    【注释】:这里的“饧箫”指的是箫的声音,而“花外市”则形容了市集的景象,人们在雨中吹箫唱歌,享受着美好的春日时光。

  11. 幸免家人谪,偏馀稚子亲。
    【注释】: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能够免受家人的责备,而小孩子们却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受到牵连的心情。

  12. 摊书消永夜,高枕卧清晨。
    【注释】:描写了在山中读书到深夜,然后躺在床上休息直到天亮的生活状态。

  13. 自著潜夫论,宁辞原宪贫。
    【注释】:“潜夫论”是指《潜夫论》一书,作者是东汉末年的王符;“原宪”则是指孔子弟子原宪,他因家贫而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作者表示宁愿过贫困的生活,也不愿意像原宪一样放弃理想。

  14. 昨秋过故里,留我住弥旬。
    【注释】:作者回忆去年秋天回到故乡的经历,当时逗留了一个多月,与故乡亲友相聚。

  15. 薜荔依门巷,蒹葭变水滨。
    【注释】:这里的“薜荔”是一种植物,而“蒹葭”则指芦苇,它们生长在门巷和水滨之间,为人们提供了遮蔽和栖息之地。

  16. 圆沙知雁聚,曲港见鸥驯。
    【注释】:描述了圆沙上的大雁聚集在一起的景象以及曲港中的鸥鸟训练有素的样子。

  17. 蟹簖缘溪富,鱼罾罥树均。
    【注释】:这里的“簖”是一种捕鱼工具,用来捕捉河里的螃蟹;“鱼罾”则是用来捕捉鱼类的工具,它们悬挂在树木上,捕捉到的鱼会挂在树上供人取用。

  18. 嘉肴仍速舅,肥牡定娱宾。
    【注释】:这里的“嘉肴”指的是美味的食物,而“肥牡”则是指肥美的公猪。作者表示仍然能够迅速得到舅舅送来的美食以及享用到肥美的公猪肉,以此表达对舅舅的感激之情。

  19. 愿得长相倚,须完未了因。
    【注释】: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长久地陪伴在舅舅身边的愿望,并且希望所有的遗憾都能够得以弥补。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20. 寄声劳扰客,此是武陵人。
    【注释】:这里的“武陵人”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主人公,他生活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理想世界之中。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那个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