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刺虽怀总未投,早知身世一轻沤。
长贫枉说千金赋,高卧犹存百尺楼。
已谢子鱼分讲席,还嗟夷甫覆神州。
绕门秋水菰蒲满,若问新盟有数鸥。

【解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作的。全诗四联,前二联写隐居生活的惬意;后两联抒写世事沧桑之慨。

【译文】

虽然敝屣未弃,但始终未投,早知我身世如轻沤般飘荡。

长期贫苦,还枉谈千金赋,高卧犹存百尺楼。

已谢子鱼分讲席,还嗟夷甫覆神州。

绕门秋水菰蒲满,若问新盟有数鸥。

【注释】

①自遣:即事遣怀。

②敝刺:破旧的官服,这里指诗人的官职。

③总未投:总没有投闲置散。

④一轻沤:像轻浮的波浪,喻指生命短暂。

⑤长贫:长期贫苦。

⑥枉:白白。

⑦高卧:悠闲自得的躺卧。

⑧子鱼:《左传》中鲁文公派叔孙豹去齐国聘问,齐侯问他:“若盟,何故?”叔孙豹回答说:“丘何为盟?‘且子无血,焉得草实?’”后来就以“子鱼分讲席”比喻空话多而实际内容少。

⑨夷甫:王衍字。东晋时,他曾用美酒灌地,自称“吾今已醉矣”,后被司马道子废黜。

⑩子鱼、夷甫:分别指叔孙豹和王衍。

①菰蒲:茭白与蒲苇,泛指水边植物。

⑩若问:如果有人问。

⑩数鸥:几只海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所作,表达了他退居田园后的怡然自得之情。

首句“敝刺虽怀总未投”,意思是虽然自己官衔已经没有了,但是内心仍然向往仕途。次句“早知身世一轻沤”表明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他意识到人的生命如同轻飘飘的浮萍一样脆弱,随时都可能消失。第三句“长贫枉说千金赋”,诗人感慨自己的一生穷困潦倒,无法写出价值千金的文章。这一句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官场的失望。

接下来的两句诗“高卧犹存百尺楼”,“高卧”表示诗人在隐居期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犹存百尺楼”则意味着尽管他已经离开了官场,但他的思想和行为仍然保持着一种高尚的品质。

最后两句诗“已谢子鱼分讲席”,“谢子鱼”表示诗人辞去了朝廷中的职位,远离了官场的纷争。“谢”字在这里也隐含着对官场的不满和厌恶。“夷甫覆神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失败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失望和不满。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通过对山水田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他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悠远。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