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交环,一亭孤峙。飞鸿数尽斜阳里。蛾眉何处问残碑,金炉篆冷飘香地。
豆架藤荒,瓜棚竹倚。闲行暂遣羁情耳。无端高处转生愁,归帆不把乡心寄。

踏莎行·次韵答杜茶村社适行二

二水交环,一亭孤峙。飞鸿数尽斜阳里。蛾眉何处问残碑,金炉篆冷飘香地。

豆架藤荒,瓜棚竹倚。闲行暂遣羁情耳。无端高处转生愁,归帆不把乡心寄。

注释:

二水:指两条河流。交环:交错环绕。一亭:指一座小亭子。孤峙:孤立耸立。斜阳里:夕阳之下。蛾眉:这里指蛾眉山,在浙江杭州西南。残碑:残破的石碑。金炉篆:指香烟缭绕的景象。豆架:指菜园中用来支撑蔬菜架子的木棒。藤荒:指藤蔓生长茂盛。瓜棚:指瓜类作物的种植地。竹倚:指竹子倚靠在瓜棚旁。羁情:被束缚的情感或心情。转生愁:转而产生忧愁。无端:无缘无故。高处:高处的景色或境界。转生愁:转而产生忧愁。乡心:家乡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游赏的心情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二水交环,一亭孤峙”,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二水指的是两条河流,交环是指它们相互交错环绕;一亭则是指一座小亭子,孤峙则形容它独自耸立在周围的环境中。这一句通过描绘景物,为下文的游赏体验做了铺垫。

诗人描述了夕阳下的景色,“飞鸿数尽斜阳里”,描绘了夕阳下的大雁成群结队飞行的景象,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而“蛾眉何处问残碑”,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索。

第三句“豆架藤荒,瓜棚竹倚”,则具体描绘了菜园中的景色。豆架上长满了藤蔓,瓜棚旁也有竹子倚靠,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两句“闲行暂遣羁情耳,无端高处转生愁”,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游赏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在闲庭信步的过程中,暂时排解了心中的羁绊,但突然间却感到高处的景色令人忧愁。这里的“无端”一词,既表示这种忧愁是无缘无故的,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伤。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