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缓缓度离筵,正与亲朋话别天。
此去但教磨铁砚,再来惟望插金莲。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揽鬓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又迍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包含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入都” - 这通常指的是进入都城长安。在古代中国,都城往往被视为国家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 “骊歌缓缓度离筵” - 这里的“骊歌”可能是一种古代的宴会歌曲,通常与别离或离别有关。而“徐徐”则描述了歌声缓慢、悠扬地从宴席中飘过的情景。
- “正与亲朋话别天” - 这里表达了诗人正在与亲朋好友告别,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为这场离别做准备。
- “此去但教磨铁砚” - “铁砚”象征着坚韧和毅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决心,无论前方道路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下去。
- “再来惟望插金莲” - “金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高傲或高贵的地位。诗人希望在未来能够再次获得这样的地位。
- “即今馆阁需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 “馆阁”是指皇家图书馆或者官员的书房,需要有才华的人士来管理。这里的“我”指的是诗人自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才能的决心。
- “揽鬓苍苍犹未改,不应身世又迍邅” - “揽鬓苍苍”形容头发花白,可能反映了诗人的年龄。而“迍邅”则意味着困难和挫折。整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年纪渐长,但在人生的道路上仍将继续前行,不会因为困境而放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家乡到长安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家人和朋友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决心。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磨铁砚”和“插金莲”,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一句更是强调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即使在晚年也不会放弃的决心。整首诗既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也展示了作者的抱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