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抱乱山流,迢递征途又暮秋。
愧我年华同邓禹,飘零书剑未封侯。
【注释】
1、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旅舍题壁:在旅舍墙壁上题诗留念。
2、乱山流:形容乱石重叠,峰峦起伏的山势。
3、迢递:遥远。
4、邓禹:汉光武帝时的一位名相,因功封侯。
5、飘零:比喻人四处漂泊,无定所。书剑:指文士随身携带的书籍和刀剑。未封侯:未能封侯拜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山东时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前途不可知的迷茫和惆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首句“黄河东抱乱山流”,开篇点题,交代了诗人行踪的背景。黄河之滨,群山环绕,景色壮丽,但却也充满了艰难险阻。这既是诗人游历的实景,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次句“迢递征途又暮秋”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他独自踏上漫漫长路,历经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然而,正当他要开始新的生活时,却突然迎来了深秋的季节,使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无奈。
第三句“愧我年华同邓禹,飘零书剑未封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他自比为东汉初年的一位著名将领邓禹,但他的一生却如同那支箭一样,虽然射出了去,但最终却无法回到自己的身边。他的才华和智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倍感痛苦和失落。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心情。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