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马门高,谁厌承平出严助;
碧鸡山远,竟看回谷失王裒。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挽谭宗浚联
  2. 铜马门高,谁厌承平出严助;
  3. 碧鸡山远,竟看回谷失王裒。

第一句

  • “铜马门高”:指铜马门的城墙很高。
  • “谁厌承平出严助”:是谁厌倦了太平盛世而出来辅佐严助?
  • 注释: “铜马门”可能指的是古代城门或关卡的名称。“严助”为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以其直言进谏著称。

第二句

  • “碧鸡山远”:碧鸡山位于成都,是蜀地著名的山脉。
  • “竟看回谷失王裒”:“回谷”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地理位置,“王裒”是东汉时期的人。此句表达的是看到碧鸡山时,却看不到王裒。
  • 注释: “碧鸡山”在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一带。这里的“回谷”可能是对某个具体地点的描述。

第三句

  • “竟看回谷失王裒”:在这里,“竟”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这句表达了一种意外的情感,即原本期待看到的王裒并没有出现。
  • 注释: 王裒与“碧鸡山”的关联可能在于他的名字与“碧鸡”有某种联系(如音韵、寓意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铜马门高”、“碧鸡山远”的描述,以及“谁厌承平出严助”、“竟看回谷失王裒”,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时期政治人物的失望和感慨。通过使用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传达了对时代变迁、人事兴衰的深刻思考。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蕴含了深邃的历史感和哲理性,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总结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