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庐夜徙后,野哭动江东。
乱瓦栖云脚,荒炊坐马通。
霾深天未白,雾滃日难红。
庙火睢阳见,悲吟动晚风。

注释:

  1. 哀甬东 - “甬”是地名,位于现在的江苏、安徽一带,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穹庐夜徙后 - “穹庐”指蒙古包,这里指的是夜晚迁移。迁徙后的夜晚,诗人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
  3. 野哭动江东 - 在空旷的田野上,人们的哭声此起彼伏,仿佛触动了远方的江东之地。这里的“江东”指的是作者的家乡。
  4. 乱瓦栖云脚 - 乱瓦是指杂乱无章的瓦片,栖息在云端之上,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广阔和荒凉。
  5. 荒炊坐马通 - 荒炊是指没有火食的炊烟,坐在马背上眺望四周。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孤独无助、四处漂泊的情景。
  6. 霾深天未白 - 霾是指大雾或灰尘,深霾使得天色昏暗,无法分辨时间。
  7. 雾滃日难红 - 雾气弥漫,使得太阳难以显现出红色的光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消失的无奈感伤。
  8. 庙火睢阳见 - 庙火通常用来祭祀,睢阳是一个地名,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庙宇。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在某个地方看到了庙火,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9. 悲吟动晚风 - 悲吟是指悲壮的吟唱,晚风则是傍晚时分吹拂的风。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吟唱,感受到风吹过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哀甬东”为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随后的诗句通过描绘夜晚迁移的景象、田野上的哭声、乱瓦栖息在云端、没有火食的炊烟、大雾遮蔽天空以及庙火在黄昏时分的出现等场景,细腻地勾勒出了一幅幅凄凉的画面。
    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直抵人心,使人产生共鸣。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乱瓦象征着生活的艰辛、荒炊象征着无人问津的生活状态等,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
    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大雾遮蔽视线,使得天际难以分辨,而庙火在黄昏时分的闪烁则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和希望。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