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垒村村见,愁云日日浓。
乱骸争白草,旧鬼失青松。
不断三江鼓,难消八月烽。
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舂。
【诗句释义】
- 哀甬东:哀,哀伤;甬东,地名。
- 战垒村村见:战垒,战争遗留下的军事设施;村村,每一处。
- 愁云日日浓:愁,忧愁、愁苦;云,天空中的云层;浓,密集厚重。
- 乱骸争白草:乱骸,杂乱的骸骨;争,争夺;白草,白色的野草。
- 旧鬼失青松:旧鬼,死去的人;失,丢失;青松,青翠挺拔的松树。
- 不断三江鼓:不断,连续不断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淮河。
- 难消八月烽:难消,难以消除;八月,农历八月;烽,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火堆。
- 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舂:山居,在山里居住;何处好?什么地方最好?比屋,每一户;有新舂,有新打的粮食。
【译文】
战垒遍布的村庄处处可见,每天愁云密布,让人感到沉重。
杂乱的尸体争抢着白草,死去的人失去了青翠的松树。
不断传来三江的战鼓声,难以消除八月的边境警报。
哪里的山中生活最好,每家每户都有新打的粮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苦难的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战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哀甬东”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悯之情。接着,诗人描述了战争给村庄带来的破坏,战垒遍布,到处都是尸体,这些都让诗人感到悲痛欲绝。
中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惨状。乱骸争白草,旧鬼失青松,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让人感到心酸。而“不断三江鼓”、“难消八月烽”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持久性。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山居何处好?比屋有新舂,这些句子让人不禁想象到一个没有战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家园。这种向往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以战争为主题,通过描绘战后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