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以降南雅坠,五百余年北地兴。步曹蹑刘自跌荡,凌鲍跞谢何崚嶒。
此时风气首关内,河岳翕然同向背。壮藻浒西尝竞发,新声鄠杜共酬对。
三子共擅宏德名,五星重瞻井鬼会。最怜胎簪称俊逸,犹嘉昌谷绝伦辈。
后来宫商频动容,天下倾耳待黄钟。援古特立汉京帜,纵谈曾标骚赋宗。
历下初难离阡陌,琅琊晚亦夹元白。哀思一变为楚声,秀令千秋堕唐格。
遂有光禄起经学,同时孝廉推词伯。野卧徵纶久寂寥,公车老死空烜赫。
未见侯芭前卒业,稀闻羊陟过相索。先生游处两公间,迥若片云秋在山。
兴至不羁红尘色,吟成实助白雪颜。遐寄旷揽慎攸托,杜陵崆峒非杳廓。
郡乘已舒五马骖,私田翻较诸生薄。鲍叔仗义多赒给,陶公辞荣竟一壑。
倾家结客乃徒然,闭户摊书聊足乐。予溯渊源遵自出,半生零落不具述。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寄怀杨太舅白石先生
“开元以降南雅坠”: 这句话意味着自开元年间以来,南北方的文学风格都有所下滑。
“五百余年北地兴”: 这句话表示在唐朝,尤其是开元之后,北方的文学兴起,与南方相对比。
“步曹蹑刘自跌荡”: 此句描绘了唐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跌宕起伏、充满变化的豪放气概。
“凌鲍跞谢何崚嶒”: 这里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王勃等人的诗歌,其豪迈的风格犹如高耸的山峰。
“此时风气首关内”: 这里的“风气”是指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关内”可能指的是长安地区(唐朝的首都),强调当时关内地区的文学风气之盛。
“河岳翕然同向背”: 这句话意味着黄河和华山一样庄严,它们都对文学的繁荣持相同的态度。
“壮藻浒西尝竞发”: 这句诗表明在长安(即浒西)地区,诗人们争相创作出壮丽的诗歌。
“新声鄠杜共酬对”: 这里指的是在长安地区,新的声音(指新诗)和杜甫、贾岛等人的诗歌相互呼应、相互酬唱。
“三子共擅宏德名”: 这三人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们共同享有高尚的名声。
“五星重瞻井鬼会”: 这句话中的“井鬼”很可能指的是北斗星,象征着诗人对北斗星的仰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敬仰之情。
“最怜胎簪称俊逸,犹嘉昌谷绝伦辈”: 这句话赞扬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并提到了“昌谷”,这可能是杜甫自己的别号,也可能是因为昌谷有杰出的人才。
“后来宫商频动容”: 这句话暗示着后来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宫商之声更加频繁地出现。
“天下倾耳待黄钟”: 这句话意味着天下人都期待听到像黄钟一样美妙的乐章。
“援古特立汉京帜”: 这句话表明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总是能够援用古代经典,树立自己的旗帜。
“纵谈曾标骚赋宗”: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曾经被尊为骚词赋作的宗师。
“历下初难离阡陌”: 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杜甫在历下(今山东济南)生活时,仍然难以割舍故乡的情感。
“琅琊晚亦夹元白”: 这句诗表明杜甫晚年也在琅琊(今山东临沂)居住,并且与元结、白居易等人相处。
“哀思一变为楚声”: 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在晚年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最终化为楚国的悲歌。
“秀令千秋堕唐格”: 这里的“秀令”可能是指美好的诗句,而“堕唐格”则暗示这些美好的诗句已经无法再回到唐代的辉煌时期了。
“遂有光禄起经学”: 这句诗意味着杜甫曾在光禄寺(唐代的一个官署)学习,并且在经学上有深厚的造诣。
“同时孝廉推词伯”: 这里的“孝廉”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而“词伯”则是指擅长辞赋的人。这句诗表明杜甫同时代有很多人推崇他的词赋才华。
“野卧征纶久寂寥”: 这句话描述了杜甫晚年在野居生活中度过的时光,感到寂寥无依。
“公车老死空烜赫”: 这句诗意味着杜甫一生都在官场上奔波忙碌,但最终却因年老力衰而退休,只能在公车上度过余生,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荣耀。
“未见侯芭前卒业”: 这里的“侯芭”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人物的名字,而“前卒业”则意味着尚未完成学业就去世了。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未能完成学业的遗憾。
“稀闻羊陟过相索”: 这句诗意味着在杜甫生前很少听说有人来找他谈论诗文,而只有羊祜(羊陟)曾经拜访过杜甫。
“先生游处两公间,迥若片云秋在山”: 这句话形容杜甫与两位朝廷大员交往密切,就像是一片秋天的云彩静静地飘浮在山上。
“兴至不羁红尘色,吟成实助白雪颜”: 这里的“不羁”指的是不受束缚的意思,而“红尘”和“白雪”则分别代表了世俗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这句诗赞美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不受世俗束缚的自由精神。
“遐寄旷揽慎攸托,杜陵崆峒非杳廓”: 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追求高远的境界,如同登临杜陵的崆峒山一样,视野开阔,不受拘束。
“郡乘已舒五马骖”: 这里的“郡乘”是指地方志书,而“五马骖”则形容太守出行时的车队。这句诗意味着杜甫在地方志书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贡献。
“私田翻较诸生薄”: 这里的“私田”可能指的是杜甫自己经营的田地,而“诸生”则是指读书人。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在经济上并不富有,与那些读书人相比显得有些贫穷。
“鲍叔仗义多赒给,陶公辞荣竟一壑”: 这里的“鲍叔”和“陶公”都是古代的名门望族,而“赒给”则是救济他人的意思。这句诗赞美了这两位家族的仗义行为和隐逸的生活态度。
“倾家结客乃徒然,闭户摊书聊足乐”: 这里的“倾家结客”可能是指为了结交朋友而花费家财的行为,而“闭户摊书”则表示在家中专心研究学问。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执着。
“予溯渊源遵自出”: 这里的“溯渊源”是指追溯根源,而“遵自出”则是指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这句诗意味着杜甫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不随波逐流。
“半生零落不具述”: 这句话表达了杜甫一生的经历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他并未将其详细记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