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复牵衣,歧路含百虑。
不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
念当远乖离,那忍挥之去。
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
中怀如悬旌,摇摇不得住。
依依天属亲,抚事愧童孺。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古诗。
第一句“小子复牵衣,歧路含百虑。”描述了诗人在与朋友分别的时候,孩子拉着他的手不愿意离开的情景。这里的“小子”指的是年轻的朋友,“牵衣”则是孩子拉住他的衣服不愿放开的意思。“歧路”是指岔路口,暗示着即将面临的选择和不确定性。“含百虑”则表示孩子心中充满了各种忧虑和担忧。
第二句“不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诗人不知道朋友将要去哪里,但他仍然希望陪伴在他身边。这里“偕我御”是希望和朋友一起面对困难,共同前进的意思。
第三句“念当远乖离,那忍挥之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他思念与友人分离的日子,但不忍心让朋友离去。这里的“远乖离”表示两人将要长久地分开。“那忍挥之去”表达了他对这种分离的无奈感。
第四句“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是对前面的情感进行了总结。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像是一个漂泊不定的游子,而短暂的快乐和悲伤都在眼前交织。这里的“吟”可能指的是叹息或者咏叹。“哀乐具”表示欢乐和悲伤同时存在,无法割舍。
接下来的两句“中怀如悬旌,摇摇不得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他的思绪就像飘扬的旗帜一样无法安定下来。这里的“悬旌”形容思绪飘忽不定,如同悬挂在空中的旗帜随风摇摆。
最后一句“依依天属亲,抚事愧童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愧疚之情。他依恋亲人,但同时也觉得对不起孩子。这里的“天属亲”指的是与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而“抚事愧童孺”则意味着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孩子的信任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离别时刻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友情、亲情和责任感的纠结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