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桑与梓每系怀,涧曲云亭增洄潏。咫尺车里尚书庄,嶙峋南川太宰坊。
侍御直声追贾董,中丞古调逼卢王。徒遭兵戈尽散佚,况复行役愁苍茫。
恒嗟人伦违有道,窃幸戚党及中郎。世儒举细遗者洪,苛议悠悠挂英雄。
群儿畴昔轻韩信,刮目谁今识吕蒙。丈夫不早封万户,华发可怜敝章句。
鼓笳屡沸属国烟,丁壮宿沈江湖雾。举帆迟击祖生楫,真诰且传宏景注。
比岁太白画垂铓,中宵欃枪占失度。行穷桃棘敝蟋蟀,坐感《蒹葭》繁霜露。
梦里犹嬉俎豆家,征途暂委诸侯路。恭为所亲歌大耋,努力加餐慰迟暮。

诗句解释:

  • “惟桑与梓每系怀”: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桑和梓都是家乡的象征。
  • “涧曲云亭增洄潏”:描述了山涧弯曲、云亭高耸的景象,增强了诗中的意境。
  • “咫尺车里尚书庄”:虽然距离不远,但仍然感到庄严和尊贵,因为尚书庄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 “嶙峋南川太宰坊”:描绘了南方地区(南川)的官府(太宰坊)的宏伟和壮丽。
  • “侍御直声追贾董”:诗人希望自己的正直之声能够像贾谊和董仲舒那样受到推崇。
  • “中丞古调逼卢王”:中丞是古代官职,这里的古调指的是古代诗歌或音乐的风格,希望其能超过历史上的名家如卢王。
  • “徒遭兵戈尽散佚,况复行役愁苍茫”:战争导致许多东西被毁,行役(出行或旅行)也让人感到迷茫和忧愁。
  • “恒嗟人伦违有道”:经常感叹人伦关系违背了道德。
  • “窃幸戚党及中郎”:虽然自己可能不被理解或支持,但仍庆幸有亲近的人和朋友。
  • “世儒举细遗者洪,苛议悠悠挂英雄”:指出世俗的学者们常常只关注细微之处,而忽略了大局;而英雄人物常常被误解和攻击。
  • “群儿畴昔轻韩信,刮目谁今识吕蒙”:过去轻视韩信,现在却能识别出真正的人才如吕蒙。
  • “丈夫不早封万户,华发可怜敝章句”:暗示如果一个人不早早获得成功和财富,那么他的头发就会变得稀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鼓笳屡沸属国烟,丁壮宿沈江湖雾”:形容战争的喧嚣和人们的疲惫生活。
  • “举帆迟击祖生楫,真诰且传宏景注”:描述自己推迟行动,希望能有所作为,并且希望《真诰》这样的著作能流传下去。
  • “比岁太白画垂铓,中宵欃枪占失度”:提到了天文现象,可能预示着某种不祥。
  • “行穷桃棘敝蟋蟀,坐感《蒹葭》繁霜露”:描述了行走在荒芜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梦里犹嬉俎豆家,征途暂委诸侯路”:虽然身处旅途中,但在梦里还是能享受家庭的快乐。
  • “恭为所亲歌大耋,努力加餐慰迟暮”: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敬意,为他们唱歌祝寿,并鼓励他们要吃得健康,以安慰他们年老体衰的状态。

译文:
怀念故乡的情怀总是难以割舍,涧边曲折的小径云雾缭绕。距离京城不远,那里有个尚书庄,庄园雄伟壮观。侍从官员的正直声名可追贾谊与董仲舒,中丞的古风令我感到自愧不如。我遭受了兵乱的摧残,连自己的行踪都成了问题。曾经嘲笑韩信,现在才发现吕蒙才是真正的英雄。我本应早日封侯得位,可惜头发已稀疏。战火连绵不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乘桴舟行进在江湖之上,心情沉重。我迟迟未动,希望有所作为,《真诰》一书将流传千古。这些年战事频发,天象异常,令人心忧。我在旅途中感受着荒凉的环境,听着《蒹葭》中的霜露声,心中满是哀愁。梦中还在嬉戏于家中,而现实中却要面对诸侯的道路。我恭敬地为我的家人献唱长寿之歌,希望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以慰藉他们的晚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如“桑梓”、“云亭”、“尚书庄”、“南川”、“贾谊”、“董仲舒”、“卢王”、“韩信”、“吕蒙”、“真诰”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