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外俯嶕峣,江静鱼龙昼寂寥。
北固钟声寒出寺,南徐草色绿随潮。
天临平渚疑虚敞,人倚危栏欲动摇。
叹息伊娄河上柳,六朝烟雨至今朝。
《阅瓜洲城登大观楼望京口》
大观楼外俯嶕峣,江静鱼龙昼寂寥。
北固钟声寒出寺,南徐草色绿随潮。
天临平渚疑虚敞,人倚危栏欲动摇。
叹息伊娄河上柳,六朝烟雨至今朝。
注释:
- 大观楼外俯嶕峣:在高大壮观的大观楼上俯瞰。嶕峣,指山高耸的样子。
- 江静鱼龙昼寂寥:形容长江的平静和夜晚的寂静,鱼和龙都在静静地游动。
- 北固钟声寒出寺:指的是从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声音冷冽、悠扬而深远。
- 南徐草色绿随潮:指的是南方的草地随着潮水的涨落呈现出不同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天临平渚疑虚敞:天空仿佛悬挂在平缓的湖面上,给人一种空旷、开阔的感觉。
- 人倚危栏欲动摇:人们倚靠在栏杆上,似乎要被风儿吹动。
- 叹息伊娄河上柳,六朝烟雨至今朝: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六朝烟雨时期的怀念,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观楼上观赏景色的感受。首句“大观楼外俯嶕峣”,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视角,即从大观楼上向下俯瞰。紧接着两句“江静鱼龙昼寂寥”和“北固钟声寒出寺”则是通过描写江面的宁静、鱼龙的静止以及寺庙中的钟声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这种描述方式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容。“天临平渚疑虚敞,人倚危栏欲动摇”描绘了天空与平渚的广阔,以及人倚靠栏杆时的微妙感受。这里的“疑虚敞”和“欲动摇”都暗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震撼和感慨。
最后两句“叹息伊娄河上柳,六朝烟雨至今朝”则将读者带入了过去的历史之中,通过对六朝烟雨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这里的“叹息”不仅是对于历史的无奈,更是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大观楼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景色,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