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远赴瞿唐门,建瓴而下势欲吞。东过秭归峡逾逼,双崖突起如藩垣。
神龙在槛虎被缚,自然拿攫还腾奔。巨石中央列戈戟,云霾雨蛰磐孤根。
潆洄未肯注东海,朝宗讵识天王尊。天吴九首作窟宅,当年割据哀公孙。
老蛟昼号猿夜啸,估客万里伤心魂。疑是共工怒,头触昆仑折天柱。
又似樊将军,毛发冲冠皆倒竖。丛祠血食饱淫昏,开凿无人念神禹。
岸边林立黄头儿,负戴装囊半村女。攀萝扪葛胜丁男,头上银钗已非古。
行旅纷纷学鱼贯,邻船隔舫更相唤。一舟才过万人呼,沙头杂坐忘餐饭。
西来𦨴艚去如箭,死丧之色人人面。涛声断处即安澜,咫尺分明割乡县。
舟人酾酒妻孥喜,历尽惊湍观已止。艰危莫漫数黄牛,鹿角狼头曹桧耳。

诗一:

江水远赴瞿唐门,建瓴而下势欲吞。

  • 注释:瞿唐门为长江三峡之一,位于瞿塘峡口。江水从这里流入长江西去。”建瓴而下”形容水势浩大,如从高处倾倒下来一般。
  • 赏析:此句描绘了长江水流的壮阔和气势,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诗二:

东过秭归峡逾逼,双崖突起如藩垣。

  • 注释:秭归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位于巫峡与西陵峡之间。”双崖突起如藩垣”形容山崖高耸,如同坚固的屏障。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夔门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险峻。

诗三:

神龙在槛虎被缚,自然拿攫还腾奔。

  • 注释:神龙、虎分别指夔门两侧的山石,槛则是指夔门之上的悬崖。”拿攫”和”腾奔”形容山石的动态和气势。
  • 赏析:此句通过对神龙、虎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夔门的自然风光和气势磅礴的特点。

诗四:

巨石中央列戈戟,云霾雨蛰磐孤根。

  • 注释:巨石上排列着如同兵器一样的石头,周围被云雾所笼罩,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磐孤根”形容山石孤立,无法支撑,象征着自然的顽强与不屈。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巨石上的戈戟和周围的云雾,形象地展现了夔门的险峻和神秘感。

诗五:

潆洄未肯注东海,朝宗讵识天王尊。

  • 注释:潆洄指的是河流曲折回旋的样子。”朝宗”意味着向大海汇流,表示希望或向往。”天王尊”可能指代皇帝,也可能有其他含义,但在此语境下不太明确。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大海的向往和对朝廷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六:

天吴九首作窟宅,当年割据哀公孙。

  • 注释:天吴是神话中的神兽,此处可能暗指某种强大的力量。”割据”意味着争夺统治地位。”哀公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个人物或故事,具体含义不明。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天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强大力量的恐惧和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七:

老蛟昼号猿夜啸,估客万里伤心魂。

  • 注释:”估客”指的是商人,”伤心魂”形容他们因为长途跋涉而感到悲伤。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老蛟和估客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他们遭遇的同情和关注。

诗八:

疑是共工怒,头触昆仑折天柱。

  • 注释:”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人物,此处可能指代一种强大的力量。”天柱”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建筑或象征物。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将共工的愤怒与强烈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强大力量的敬畏之情。

诗九:

又似樊将军,毛发冲冠皆倒竖。丛祠血食饱淫昏,开凿无人念神禹。

  • 注释:”樊将军”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将军,”羽毛冲冠”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丛祠”是指多座祠堂,”血食”可能指的是祭祀活动中的食物,”淫昏”可能指的是过度放纵。”开凿无人念神禹”意味着人们忙于开发资源,却忘记了先人的功绩和贡献。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樊将军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古人功绩的怀念。

诗十:

岸边林立黄头儿,负戴装囊半村女。攀萝扪葛胜丁男,头上银钗已非古。

  • 注释:”黄头儿”可能指的是当地的居民,”负戴装囊”形容他们背着装有货物的包袱或袋子。”丁男”指成年男子,”银钗”可能指的是妇女的发饰,”非古”意味着已经过时或不再流行。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岸边居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风俗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

诗十一:

行旅纷纷学鱼贯,邻船隔舫更相唤。一舟才过万人呼,沙头杂坐忘餐饭。

  • 注释:”行旅纷纷学鱼贯”形容行人纷纷效仿古人的做法,有序前行。”邻船隔舫更相唤”指船只之间相互呼应,共同前行。”一舟才过万人呼”形容当一艘船经过时,会引起众人的关注和议论。”沙头杂坐忘餐饭”指人们在沙滩上休息时,忘记吃饭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行人的行为和场景,传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赞赏之情。

诗十二:

西来𦨳艚去如箭,死丧之色人人面。涛声断处即安澜,咫尺分明割乡县。

  • 注释:”𦨳艚”可能是一种古代的船只,”去如箭”形容其速度极快。”死丧之色人人面”指人们脸上的表情因死亡而变得严肃或悲痛。”涛声断处即安澜”形容海浪的声音消失时,海面恢复了平静。”咫尺分明割乡县”意味着尽管距离很近,但仍然能感受到明显的分界线或界限。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船只和波浪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思考。

诗十三:

舟人酾酒妻孥喜,历尽惊湍观已止。艰危莫漫数黄牛,鹿角狼头曹桧耳。

  • 注释:”舟人酾酒”可能是指船上的人准备饭菜以庆祝安全到达目的地。”历尽惊湍观已止”形容经历了波涛汹涌的河流后,终于安全到达目的地。”艰危莫漫数黄牛”指遇到困境时不要慌张,可以像黄牛一样稳重面对。”鹿角狼头曹桧耳”可能是在讽刺某些政治人物的不良形象或行为。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船只和船员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经历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