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参军度井陉,无端左省罢谈经。
下帷未及成繁露,入蜀偏惊落大星。
鸟鼠烽高秋岭绿,鱼凫战苦野磷青。
孟王僣党多降表,回首连云悔建瓴。
【注释】
董岐卿:名不详,字元亮,号岐卿,北宋人。侍读参莫经略军事:在莫经略军中担任侍读参赞的官职。莫经略:名不详,北宋人,曾任河北宣抚使兼知真定府。经略卒:即病逝于军中。独获免归朝:独自获赦免回朝廷。诗以慰之:用这首诗来安慰他。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上四句写董岐卿随莫经略出师征讨,结果却死于军中;五、六句写他入蜀后,因战事而惊忧;七、八句写他的遭遇及感慨。全诗抒发了对友人不幸的悲痛之情。
“谁使参军度井陉”,起笔突兀,一落千丈,为下文作反衬。“度”是越过的意思,指莫经略率军越过井陉关。“无端左省罢谈经”,意谓不知什么原因,朝廷的左省(中书省)竟停止议论国事,不发诏书。“无端”是无缘无故的意思。“左省”,指中书省或宰相机构。“谈经”,议论时政。
“下帷未及成繁露”,“下帷”指放下帷幕接见宾客。“繁露”指《繁露》,西汉末年王充著的一部哲学著作。《繁露》一书共二十卷,其中《天人三策》最为著名。“下帷”见宾,指会见客人。“下帷”和“未及成繁露”都与下文的“入蜀”有关,说明董岐卿曾参与莫经略的军事事务。
“入蜀偏惊落大星”,“入蜀”指董岐卿随莫经略出征四川。“偏”是特别、特地的意思。“落大星”指战死沙场。这里用一个夸张的说法,表现他对战事的忧虑和恐惧。
“鸟鼠烽高秋岭绿,鱼凫战苦野磷青”,两句互文见义。“鸟鼠烽”是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这里泛指烽火。“秋岭绿”,指秋天的山岭景色,也是暗示战争环境。“鱼凫”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借指蜀地的山水,表示对故乡的眷念。这两句写莫经略入川征战,战事频繁,烽火不断,山岭萧瑟,草木不生,蜀地山水依然美丽,但已非昔日之景,而是一片荒凉。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莫经略阵亡的痛惜之情。
“孟王僣党多降表”,“孟王”即汉昭帝的庙号,“僭”是超越的意思,指超越正统。“僣党”即伪党。“多降表”,意谓伪臣投降的奏章很多。这句是说,莫经略虽然被害身死,但还有许多人为他鸣冤叫屈,请求朝廷追究责任,恢复名誉。
“回首连云悔建瓴”,意思是说,我回顾自己的一生,想起当年自己曾经站在高高的城头,指挥若定,如临大江倒海之势,而今却悔恨当初没有坚持正义,不能制止邪恶势力的嚣张。“建瓴”,意为从山上往下流的水势很大,形容地势高峻,水流湍急。这里用以比喻莫经略生前威武雄壮的气势。
【译文】
莫经略率大军渡过井陉关,不知何故朝廷停止讨论国事?
帷幕放下还没到完成《繁露》的时候,已经死在蜀地了!
鸟儿和老鼠的警报响在秋天的山岭上,草木都枯黄了,鱼凫战马的蹄子踏过的地方,野草都变成了青色!
莫经略虽然死了,但他的部下仍然向朝廷上书申诉,请求追查他的罪行。他们怀念着莫经略,感叹自己未能阻止邪恶势力的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