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送穷穷愈留,今年不送穷且羞。
穷亦知羞穷自去,明朝恰与新年遇。
赠我椒樽属故交,频频推解为同胞。
客路相依十四载,明年此日知何在。
修门遥遥路难通,古来击楫更谁同。
也怜窭空嗟无告,犹欲坚持冰雪操。
爆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起去看天天未晓,鸡声一唱残年了。
己亥年(1659年)除夕
每年送穷时,穷鬼被赶走,他还要赖着不走;今年不送他,反而让他羞愧。
穷鬼知道羞愧,自己走了,明天正好遇到新年。
赠我椒樽是故交,频频劝解为了同胞。
在异乡客路相依十四年,明年这个日子不知哪里?
修门遥途路难通,古人击楫有谁同?
也怜空贫嗟无告,犹欲坚持冰雪操。
爆竹声喧似故乡,繁华满目总堪伤。
起身去看天未晓,鸡声一唱残年了。
注释:
- 己亥年:指1659年,这是作者出生的年份。
- 除夕: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常在这个时候进行辞旧迎新的庆祝活动。
- 送穷:古代习俗,认为穷鬼会留下贫穷,所以人们会送走它,以期新的一年能迎来好运。
- 穷自去:穷鬼知道自己该走了。
- 明朝恰与新年遇:明天正好遇到新年。
- 椒樽:用花椒泡制的酒,这里指赠送给作者的一种礼物。
- 推解为同胞:劝说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同胞,即一起共度艰难。
- 客路相依十四载:作者在异乡度过了十四年的时间。
- 明年此日知何在: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在哪里。
- 修门:古建筑的一部分,用来开启大门或门户。
- 击楫:古代的一种仪式,用击剑来表示立志。
- 也怜:怜悯之意。
- 嗟无告:感叹自己无法求助。
- 冰雪操:形容坚守节操,不受诱惑。
- 爆竹声喧似故乡:爆竹声热闹得像故乡一样。
- 繁华满目总堪伤:眼前的繁华景象让人感到悲伤。
- 起看天未晓:起床看到天色还未亮。
- 鸡声一唱残年了:鸡叫了,一天即将结束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己亥年除夕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一年的感慨以及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祝福。诗中通过对送穷、新年、故交、同胞等关键词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