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欲投效,去隐苏门山。区区青墨绶,弃擿如等闲。
苏门自昔多幽趣,曾是孙登长啸处。山色遥连盘谷云,竹声半落淇园雨。
秧苗参差槲叶齐,居人何减武陵溪。闭门自有飞花入,高枕常闻过鸟啼。
刘郎乞身真不恶,葛巾布袍差足乐。案上频钞《内景经》,炉中祇养长生药。
女能织帛男能耕,门生扶舁相随行。丈夫适意且如此,安用悠悠世上名。

注释

  1. 刘郎欲投效:刘郎(指诗人)打算效力于某个地方。
  2. 去隐苏门山:刘郎决定隐居在苏门山。
  3. 区区青墨绶,弃擿如等闲:刘郎的官职是青墨绶,他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轻松自如,好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4. 苏门自昔多幽趣:苏门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隐士和高风亮节的人物,因此充满了清静、高远的情趣。
  5. 曾是孙登长啸处:孙登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他曾在这里长啸,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采。
  6. 山色遥连盘谷云,竹声半落淇园雨:山上的景色与远方的云相连,竹叶的沙沙声仿佛从淇园那边传来的细雨。
  7. 秧苗参差槲叶齐,居人何减武陵溪:稻田里的秧苗参差不齐,槲树的叶子也参差不齐;这里的居民们的生活并不比《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差。
  8. 闭门自有飞花入,高枕常闻过鸟啼:即使关闭了门,也有花朵飘进屋内;躺在床上,耳边常常听到鸟儿的叫声。
  9. 刘郎乞身真不恶,葛巾布袍差足乐:刘郎选择辞官,这实际上是一种享受。戴着葛巾,穿着布衣,生活得非常舒适。
  10. 案上频钞《内景经》,炉中祇养长生药:案上的书页翻动着,刘郎在抄写《内景经》。而炉子里,只有长生不老的药物在燃烧。
  11. 女能织帛男能耕,门生扶舁相随行:女子擅长织丝帛,男子则擅长耕作。他们的学生跟着一起学习,相互扶持。
  12. 丈夫适意且如此,安用悠悠世上名:这样的生活对于男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何必追求世间的名利呢?

译文

你将要离开这里去苏门山,想要在那里隐居。你的官位只是一顶青色的墨绶,但是你对待它的态度就像对待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一样轻松。
苏门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隐士和高风亮节的人物,因此充满了清静、高远的情趣。曾经的孙登在这里大声长啸,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采。山上的景色与远方的云相连,竹叶的沙沙声仿佛从淇园那边传来的细雨。
田间地头的稻苗参差不齐,槲树的叶子也是参差不齐;这里的居民们的生活并不比《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差。即使关闭了门,也有花朵飘进屋内;躺在床上,耳边常常听到鸟儿的叫声。
刘郎选择辞官,这实际上是一种享受。戴着葛巾,穿着布衣,生活得非常舒适。案上的书页翻动着,刘郎在抄写《内景经》。而炉子里,只有长生不老的药物在燃烧。
女子擅长织丝帛,男子则擅长耕作。他们的学生跟着一起学习,相互扶持。这样的生活对于男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何必追求世间的名利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刘郎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