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爱山看不足,支颐远望西山麓。
今年身似不羁鹤,竟理飞帆挈行襆。
山中佳处推石公,俯视群峰皆婢仆。
怪奇自是惊心魂,秀丽真能扑眉目。
橘林璀灿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
天风不起镜流平,展尽生绡三百幅。
老僧知我非生人,炒栗煮茶频见肃。
枇杷花开雪满路,点缀衣巾犹馥馥。
危桥夭矫曲洞幽,别束行縢恣探逐。
洞里仙人不我瞋,遍启窗棂驱蝙蝠。
数堆石髓堪采吃,味美胜餐玄圃玉。
从今解笑嵇叔夜,俗骨尘缘无此福。
归来恍惚梦中游,欲记旋忘什五六。
明春约君共长往,拂石更题招隐曲。
【注释】
吴公绅:指诗人的好友吴绅,当时任礼部尚书。洞庭游稿:指吴绅所写《洞庭游》一文,文中写道:“吾闻洞庭之滨多奇峰怪石,而人皆不能至焉。”作者因而得名“吴公绅索洞庭游稿”。赋此寄之:以文章寄给吴绅。
支颐远望西山麓:用手扶着腮,远远地眺望西山山麓。
今年身似不羁鹤:今年我身体像一只不受拘束的大鹤一样,自由自在。
竟理飞帆挈行裉:竟然收拾好行李,带着行李准备起程。
石公: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辋川集》。
群峰皆婢仆:群山都是他的仆人。
怪奇自是惊心魂:奇异之处自然能使人吃惊。
秀丽真能扑眉目:美丽的景象真是使人眼花缭乱。
橘林璀灿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形容橘子林中灿烂如彩锦般绚丽,云雾缭绕,山势如屏风般曲折优美。
天风不起镜流平,展尽生绡三百幅:天风吹拂,水面平静如镜子,湖水清澈碧绿,湖面上仿佛有一幅三百幅的巨大生绢画卷在缓缓展开。
老僧知我非生人,炒栗煮茶频见肃:老和尚知道我不是凡人,频频为我炒栗并泡茶给我吃,让我感到亲切和肃穆。
枇杷花开雪满路,点缀衣巾犹馥馥:桃花盛开时,满地落花如雪,衣服上洒满了花瓣,香气沁人心脾。
危桥夭矫曲洞幽:一座危桥弯曲曲折,通往深谷幽径之中。
别束行縢恣探逐:分别捆扎行装,尽情探寻那幽深曲折的路。
洞里仙人不我瞋,遍启窗棂驱蝙蝠:洞中仙人不会责怪我们,他打开窗户驱赶了一群蝙蝠。
数堆石髓堪采吃,味美胜餐玄圃玉:这些石头中的树脂可以食用,其美味不亚于玄圃的琼浆玉液。
从今解笑嵇叔夜,俗骨尘缘无此福:从此我不再嘲笑阮籍,因为他的世俗骨骼和尘世缘分,没有享受过如此美妙的神仙福分。
归来恍惚梦中游,欲记旋忘什五六:回来后恍若在梦中游玩,一会儿想写下来却又忘记了六七成。
明春约君共长往,拂石更题招隐曲:明年春天再与你相约同去,在那块石头上题写招隐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纪行诗。诗人借吴绅之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写自己喜爱登高远望,喜爱看山的情趣。“平生爱山看不足”,意思是说平生以来,就特别喜欢登山观景。“支颐远望西山”四句,具体描绘了登上西山山腰时所见的奇险秀美的景色。“支颐”是用手托着腮帮子,表示深思状。“支颐远望西山”意即站在山腰远眺远处的西山峰。“支颐”与“支颐远望”互文,“远望”与“支颐”相对,都写出了登山观景者的姿态,同时把读者带入了诗境。“今年身似不羁鹤”四句,是说今年我身体像一只不受拘束的大鹤一样,自由自在。“竟理飞帆挈行裉”,竟然收拾好行李,带着行李准备起程。“石公”两句,是说群山都是他的仆人。“怪奇自是惊心魂,秀丽真能扑眉目”,奇异之处自然能使人吃惊。美丽的景象真是使人眼花缭乱。“橘林璀灿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形容橘子林中灿烂如彩锦般绚丽,云雾缭绕,山势如屏风般曲折优美。“天风不起镜流平,展尽生绡三百幅”,天风吹拂,水面平静如镜子,湖水清澈碧绿,湖面上仿佛有一幅三百幅的巨大生绢画卷在缓缓展开。“老僧知我非生人,炒栗煮茶频见肃”,老和尚知道我不是凡人,频频为我炒栗并泡茶给我吃,让我感到亲切和肃穆。“枇杷花开雪满路,点缀衣巾犹馥馥”,桃花盛开时,满地落花如雪,衣服上洒满了花瓣,香气沁人心脾。“危桥夭矫曲洞幽”,一座危桥弯曲曲折,通往深谷幽径之中。“别束行縢恣探逐”,分别捆扎行装,尽情探寻那幽深曲折的路。“洞里仙人不我瞋”,洞中仙人不会责怪我们,他打开窗户驱赶了一群蝙蝠。“数堆石髓堪采吃”,这些石头中的树脂可以食用,其美味不亚于玄圃的琼浆玉液。“从今解笑嵇叔夜,俗骨尘缘无此福”,从此我不再嘲笑阮籍,因为他的世俗骨骼和尘世缘分,没有享受过如此美妙的神仙福分。“归来恍惚梦中游,欲记旋忘什五六”,回来后恍若在梦中游玩,一会儿想写下来却又忘记了六七成。“明春约君共长往,拂石更题招隐曲”,明年春天再与你相约同去,在那块石头上题写招隐诗篇。
整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情致悠远闲雅,充分表现出山水之美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束缚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