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见,柳枝。台北见,柳枝。日射平台朝露晞。断蝉嘶。柳枝。人不归。
柳枝。雁飞回。柳枝。愁到霜腓百卉时。挽空丝。柳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名为《闺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添声杨柳枝(注释:添加声音的杨柳枝)
台南见,柳枝。台北见,柳枝。日射平台朝露晞。断蝉嘶。(注释:在台城的南面看到,柳叶,在台城的北面看见,柳叶。太阳照射的平台早晨的露水已经干了。断蝉鸣叫的声音)

译文:
在台城南北两面都能看到柳树,阳光照射下,清晨的露水已经干涸。断蝉的叫声在空气中回荡。

添声杨柳枝(注释:添加声音的杨柳枝)
人不归(注释:人们不回来)
柳枝。雁飞回(注释:大雁回来了)
柳枝。愁到霜腓百卉时(注释:愁绪到了霜降时节百花凋谢的时候)
挽空丝(注释:拉起空的丝线)
柳枝。

译文:
人们都不回家。大雁回来了。愁绪已经蔓延到了秋天,万物凋零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少妇的心情。诗中的“柳枝”既代表了春天,也象征着离别之情。从“日射平台朝露晞”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写清晨露水的干涸,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而“人不归”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愁到霜腓百卉时,挽空丝”则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忧愁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岁月的无情。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边疆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题,这首《闺怨》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表达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