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总入诗人队。秀才岂是工人比。压倒李青莲。挥豪捷似烟。
嵇康躬锻冶。但为怡情也。此日利人群。先求知力均。
菩萨蛮 · 触事成篇,不加诠次
【注释】:触事:触目;成篇:即创作。诠次:安排次序。
【赏析】:这首词的上阕是说诗人和工人都入诗坛,但文人与工匠毕竟不同。下阕则写作者自比嵇康,以利群为第一要务,强调了知识与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
菩萨蛮 · 触事成篇,不加诠次
【译文】:诗人与工人都进入了诗词创作领域,但文人与工匠毕竟有所不同。
【赏析】:这首词的上阕是说诗人和工人都入诗坛,但文人与工匠毕竟不同。这一句用“触事”二字概括了作者的创作态度,表明他面对生活现象,总是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是深入观察、思考、体验,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感发,进而形成新的思想观念或艺术见解。因此,“触事成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手拈来”,而是要经过一番思考和选择,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不加诠次”说明作者在创作时,不受传统束缚,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勇于创新。
菩萨蛮 · 压倒李青莲
【翻译】:李商隐(唐代)被李白所压倒,我挥笔如烟云般迅捷。
【赏析】:李商隐和李白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们各具特色,风格迥异。李商隐的诗歌注重炼字琢句,追求意境的深远和韵味的醇厚;而李白的诗歌则以豪放潇洒、飘逸俊逸见长。这首小令通过比较二人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李白诗歌的敬仰之情。
菩萨蛮 · 嵇康躬锻冶
【注释】:嵇康(323年-407年),字叔夜,三国魏谯国铚县(今安徽涡阳)人。东晋政治家,玄学家、思想家,书法家,音乐家。
【赏析】:嵇康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的学者,他在文学、哲学、音乐等领域都有建树。他的书法造诣也非常高,被誉为“书圣”。这首小令通过描绘嵇康的形象,赞美了他博学多才的特质。
菩萨蛮 · 此日利人群
【译文】:这一天我要帮助群众利益平衡,首先要求大家拥有知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作者认为,只有当人们具备知识和技能时,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菩萨蛮 · 先求知力均
【译文】:首先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无论是工人还是文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这是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他批评了那些只知享乐而不愿为国家分忧的人,呼吁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向上,为国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全诗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