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流接混茫,浩浩下泥沙。
九曲如有让,千里谁能遮?
怀哉利济功,漂溺复无涯。
始以一线源,纳彼万派差。
不息成其大,感之长咨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译文如下:

秋明室杂诗
黄流接混茫,浩浩下泥沙。
九曲如有让,千里谁能遮?
怀哉利济功,漂溺复无涯。
始以一线源,纳彼万派差。
不息成其大,感之长咨嗟!

注释:

  • 黄流:黄色的河流。
  • 浑茫:模糊不清。
  • 浩浩:浩大的样子。
  • 泥沙:泥土和沙子。
  • 九曲:九个弯曲的地方。
  • 让:谦让。
  • 千里:很长的距离。
  • 怀哉:怀念啊。
  • 利济:利益众生。
  • 浪溺:被水淹没。
  • 咨嗟:叹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河水流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水利事业的深深怀念和忧虑之情。首句“黄流接混茫,浩浩下泥沙”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河水滚滚而下,泥沙飞扬,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接下来,“九曲如有让,千里谁能遮?”表达了诗人对水利事业的担忧,认为即使有九个弯曲的地方,也无法阻挡洪水的冲击。第三句“怀哉利济功,漂溺复无涯”表达了诗人对水利事业的怀念之情,他感叹水利事业的伟大功绩,但也担忧它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第四句“始以一线源,纳彼万派差”则表达了诗人对水利事业的感慨,他认为只有一根水管才能将众多支流的水汇聚起来,但现实中却有许多困难。最后一句“不息成其大,感之长咨嗟!”表达了诗人对水利事业的决心,他决心继续努力,为水利事业做出贡献。整首诗通过对河流景色的描写和对水利事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民生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