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菼连天鸀鳿飞,碧山如画远相依。
朝烟暮霭遮城阙,欹岸回塘有钓矶。
野水逢秋写衰鬓,林风傍晚入生衣。
云中一道旌竿直,误认帆樯欲送归。

【译文】

初秋的一天,郭于宫招集江亭,寄怀给千波、耑木德尹诸君子。

芦苇和荻竹相连天际,鸀鹈飞起碧山如画远相依。

朝烟暮霭遮城阙,欹岸回塘有钓矶。

野水逢秋写衰鬓,林风傍晚入生衣。

云中一道旌竿直,误认帆樯欲送归。

【注释】
⑴己丑: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郭于宫:官名,即郭忠恕。⑵“葭菼”句:蒹葭与荻竹相连天际,形容水天相接,辽阔无垠。⑶“鸀鳿”句:鸀鹈(shēn)飞起,碧山如画远相依。⑷“朝烟”二句:晨雾暮霭遮住了城阙,斜倚着堤岸的小池塘上有垂钓的矶石。⑸“野水”二句:野水在秋日里流去,把人的头发染成白色;傍晚的林风吹入人的衣物中。⑹“云中”二句:云中一条高高的旌旗直指上苍,我误以为是帆樯将要载着您归去。

赏析:
《郭于宫招集江亭寄怀千波耑木德尹诸君子》是宋代诗人郭忠恕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之情。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葭菼连天鸀鳿飞,碧山如画远相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用“葭菼连天”来形容水天相接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辽阔无垠的水域之中。接着用“鸀鹈飞起碧山如画远相依”来进一步描绘这幅画面,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两句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朝烟暮霭遮城阙,欹岸回塘有钓矶。”则转向描写城市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朝烟暮霭遮城阙”和“欹岸回塘有钓矶”这两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愉悦。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颈联“野水逢秋写衰鬓,林风傍晚入生衣。”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因秋天的到来而变得憔悴,以及林风傍晚时吹入生衣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叹。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联“云中一道旌竿直,误认帆樯欲送归。”则将视角转向远方,通过描述云中的旌竿直指上苍,以及误将帆樯当作旌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个诗篇充满了深情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同时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