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天万古飞明月,珠光照来波路。影外论交,香中写意,曾共灵均心许。藏愁不住。已销尽幽春,一痕犹露。却笑人间,千红冷暖甚情趣。
乾坤几分清气,算无芳占得,全染襟素。恩怨都平,悲欢总澹,花国自成朝暮。仙禅合处。是空色同修,玉昙琼树。夜踏鱼云,来听瑶瑟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素心兰”是《齐天乐·素心兰》,和敦甫韵。
词的上阙,开篇点明“素心兰”,接着描写了兰花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状态。“湘天万古飞明月,珠光照来波路。”湘江上空万古流荡的明月,照映着水波荡漾。“影外论交,香中写意,曾共灵均心许”在月色下,幽兰与人交游,相互交流,互相倾诉心意;“灵均”即屈原,楚辞中屈原自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词的下阙,写人与兰的关系,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藏愁不住”表达的是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愁绪。“已销尽幽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咏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孤独寂寞生活的感慨。全词语言清新,意境高远,情调清雅。
首句“湘天万古飞明月”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图,以景衬情,暗寓了作者的孤独与寂寞。
“珠光照来波路”是说月亮的光辉洒满水面,照亮了水波。“影外论交”“香中写意”“曾共灵均心许”三句,写诗人与兰花的关系。兰花在诗人眼中是知己,是朋友,诗人与兰花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仿佛成了一种心灵上的沟通,而诗人自己则如同一位知音。
最后两句写人与花的关系。“夜踏鱼云,来听瑶瑟语”是说诗人来到兰花的周围,倾听它那优美动听的声音。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倾慕,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答案】
译文:
湘江上空万古流荡的明月,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月光下,幽兰与人交游,互诉衷肠,共同欣赏着月色。
在月光之下,幽兰与人们谈诗论文,彼此倾吐心事。
我独自徘徊,不忍离去,因为这里有我的知己朋友。
赏析:
这首咏物词,以幽兰自喻。开头四句写景,以景衬情。“湘天”以下六句写人与花的关系。“曾共灵均心许”一句化用屈原名句,说自己与兰花是知己之交、知音之友。“却笑人间,千红冷暖甚情趣”写自己的孤寂。末二句写人与花的关系。“仙禅合处”写自己与兰花的关系。结句写夜踏鱼云,来听瑶瑟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全词通过写景,将读者引入幽静淡远的意境之中,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兰花的倾慕和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