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蘼芜似水,浸透春愁,软绿无涯。莫倚飞台望,但游丝扬暖,莺界全遮。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
还差。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与赏析。

①“怎”是疑问语气词,怎么。“靡芜”即蘼芜,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又名薇芜、九节菜、野茴香,一年生草本花卉。②“浸透春愁”句意:春雨像水一样浸润着草木,把春天的忧愁都渗透了。“莫倚飞台望”句意:不要凭倚高台远望。③“但游丝扬暖”句意:只有飘飞的柳丝在春风里轻轻摇曳。“莺界”两句句意:莺啼的声声传遍了整个园林。④“东风万里诗梦”句意:东风拂面,我仿佛进入了万里长风中的诗意境界,到处寻访梨花。“怕燕子重来”句意:担心燕子归来时,名闻鹊巢,不再认那卢家宅院了。⑤“还差”句意:还欠缺什么呢?⑥“悼芳稿”两句句意:哀悼逝去的美好年华,把祭文写成了哀婉动人的杜鹃花的颜色。“禅榻分新火”句意:禅床上点起新的火,道情天醒后,味道只思茶。⑦“百蛮纵有微雨”句意:即使百蛮之地有细雨,也不用问酒旗斜了。⑧“拼闷掩鸳楼”句意:忍受着闷热的天气,关上鸳鸯楼,江南比春天还要更远些。

译文:

春雨如水,漫过春的愁绪,软绿无边无尽。不要靠倚高台遥望,因为游丝飞扬遮住了莺啼的声声,莺啼的声声传遍了整个园林。东风拂面,我仿佛进入了万里长风中的诗境,到处寻访梨花。担心燕子归来时,名闻鹊巢,不再认那卢家宅院了。

还缺少什么呢?哀悼逝去的美好年华,把祭文写成了哀婉动人的杜鹃花的颜色。禅床上点起新的火,道情天醒后,味道只思茶。百蛮之地纵然有细雨,也无需问酒旗是否斜。忍下闷热,关上门,江南比春天还要更远些。

赏析:“忆旧游·社题春雨二首”是南宋词人张炎创作的两首小令。这两首词是张炎于淳祐三年(1243)春雨中登临越王台,追念往事所作。上片写春雨中登台所见所感;下片写登台后的所思所想。作者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怀,情景交融。全词构思精巧,用典贴切,语言自然流畅,富有韵味和情致。

“怎”是疑问语气词,怎么。“靡芜”即薇芜,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又名萎芜、九节菜、野茴香,一年生草本花卉。这里指代苔草,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所以又称作蘼芜。②“浸透春愁”句意:春雨像水一样浸润着草木,把春天的忧愁都渗透了。“莫倚飞台望”句意:不要凭倚高台远望。③“但游丝扬暖”句意:只有飘飞的柳丝在春风里轻轻摇曳。“莺界”两句句意:莺啼的声声传遍了整个园林。④“东风万里诗梦”句意:东风拂面,我仿佛进入了万里长风中的诗意境界,到处寻访梨花。“怕燕子重来”句意:担心燕子归来时,名闻鹊巢,不再认那卢家宅院了。“还差”句意:还欠缺什么呢?⑤“悼芳稿”两句句意:哀悼逝去的美好年华,把祭文写成了哀婉动人的杜鹃花的颜色。“禅榻分新火”句意:禅床上点起新的火,道情天醒后,味道只思茶。⑥“百蛮纵有微雨”句意:即使百蛮之地有细雨,也不用问酒旗斜了。⑦“拼闷掩鸳楼”句意:忍受着闷热的天气,关上鸳鸯楼,江南比春天还要更远些。

此词上阕写春雨中登台所见所感;下阕写登上高台后所思所想,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而引起的悲愁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