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炙无多日,师恩自觉偏。
来时先目断,归路更心悬。
待对空山榻,长休大海船。
岂知临别语,遗恨已千年。
诗句释义:
视炙无多日 - 此句意味着时间过得很快。”视炙”通常指观察或等待食物的烹饪过程。在这里,它比喻对学习的渴望和期待。”无多日”表示这种渴望是短暂的。
师恩自觉偏 - “师恩”指的是老师的教导和恩情。”自觉”表明学生自己意识到这种恩情是格外重要的。这句子表达了一种对老师深切感激之情。
来时先目断 - 这句子中的“来时”可能指的是离开学校或结束学习的日子。”目断”是断绝视线,无法再见到的意思。这里可能是说当离开学校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
归路更心悬 - “归路”是指返回家乡的道路。”心悬”表示心情紧张、忧虑。这句话描述了在离别时的焦虑和不安。
待对空山榻 - “待对”可能意为等待或者面对。”空山”一般用来象征静寂和孤独的环境。”榻”是床,这里可能暗示着休息的地方。这一句可能是说在面对未知的未来时,希望能有个可以依靠的地方。
长休大海船 - “长休”可能表示长久的停止或休息。 “大海船”可能指的是一艘大船或远航的船只。这句可能表达希望在长时间的旅行或学习之后能够有一段宁静的时光。
岂知临别语 - “临别”是指即将分别的时刻。”语”可能指的是说话,也可能是指对话、交谈。”岂知”表示没想到,没有预料到。
遗恨已千年 - “遗恨”指的是留下遗憾。”已千年”表示这个遗憾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译文:
看着炙热的食物(比喻学习的热情和期望),时光飞逝,但感觉这份恩情特别深刻(师恩)。我离开时(来时),首先感到的是视线所不能及(目断),回家的路使我更加担心(心悬)。我在等待与老师见面的地方(待对空山榻),想要长时间地休息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长休大海船)。我没想到(岂知),当我离开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遗憾(遗恨已千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同学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的场景,表达了对老师深厚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离别时刻的不舍与忧虑。通过对时间的快速流逝、离别时的不安、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未来遗憾的情感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对教育、师长和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展现了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