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邗上题襟处,今过高斋得见公。
江左文章诸老尽,淮南钟鼓几人同。
青天酒盏无弓影,夕照轩窗有绪风。
一序深惭负滕谷,江关庾信尚西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解析
  1. “昔闻邗上题襟处,今过高斋得见公”: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方子箴廉访赠文序的赞赏与期待。邗上题襟处象征着文人雅集之地,而方子箴的赠文则代表了高雅的文化传承。
  2. “江左文章诸老尽,淮南钟鼓几人同”:这句描绘了扬州地区(江左)文学巨匠云集的情景,同时暗示了方子箴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才华与地位。
  3. “青天酒盏无弓影,夕照轩窗有绪风”: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青天下无功名利禄的影子,夕照下有清风拂动,诗人的心情也如清风般自在。
  4. “一序深惭负滕谷,江关庾信尚西东”:这句表现了诗人在面对友人方子箴时,内心的谦逊与感激之情。他深知自己未能完全承担起对方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庾信的敬意。
  • 关键词注释
    邗上题襟处:一个著名的文人聚集地,象征知识与智慧的交流。
    淮南钟鼓:指淮南地区的繁华景象,与扬州的文化艺术氛围相呼应。
    滕谷:可能是指滕州的山水之美,也可能是指滕王阁,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江关:指的是长江边的军事要塞,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庾信:南朝梁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才华著称,庾信曾因寄居江陵(今湖北荆州)而被称为“江陵陷贼”,后被追封为“南豫州都督”。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文化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扬州文化氛围的描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庾信的提及,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也表达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