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逢时早晚争,先开先落更伤情。
香留世界才三日,梦断池塘便一生。
梅雨惟教青子湿,楝风不信绿房倾。
洛神罗袜归何处?
空忆微波与目成。
诗句释义与赏析
《池上荷花旋开旋落又赋》诗歌赏析
- 诗句原文与翻译
- 何用逢时早晚争,先开先落更伤情。
- 香留世界才三日,梦断池塘便一生。
- 梅雨惟教青子湿,楝风不信绿房倾。
- 洛神罗袜归何处?空忆微波与目成。
- 关键词注释
- 何用:为何需要。
- 逢时:指遇到合适的时机。
- 争:竞争。
- 先开先落:形容荷花开放后很快凋谢。
- 伤情:令人伤感。
- 诗句赏析
- “何用逢时早晚争,先开先落更伤情。”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荷花生命短暂的无奈感。通过对比荷花的盛开与凋零,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
- “香留世界才三日,梦断池塘便一生。”此句描绘出荷花虽短暂却留下了香气给世人的印象。而其美丽却只是昙花一现,让人感到既惋惜又感叹生命的无常。
- 诗中象征与意象分析
- 池上荷花:象征着生命中短暂而美好的事物。
- 梅花与楝树:分别代表冬日的坚韧和夏日的生机,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不同季节变化时的感慨。
- 文化背景
- 荷花在中国文学中常被赋予高洁、纯洁的象征意义,是诗人常用以表达高尚情操的主题。
- 梅花和楝树在中国文化中也各有特殊含义,梅花象征坚韧不屈,楝树则寓意着生命力和希望。
- 作者林朝崧背景介绍
-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还在其他领域也有突出表现。
- 诗作情感表达
- “何用逢时早晚争,先开先落更伤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竞争和变迁的感慨。同时,荷花的短暂也让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易逝。
- “梅雨惟教青子湿,楝风不信绿房倾。”此句描绘了季节变换对植物的影响,同时也隐喻了人生中不可抗拒的变故。
- 现代应用与启示
- 这首诗不仅是林朝崧个人的抒情之作,也反映了当时台湾社会的某些面貌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它们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诗中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同时也要接受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