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江江水无纤垢,獭江奇女世希有。米清昔重林宜人,玉洁今传曾节妇。
节妇贫家娘,十七嫁林郎。林郎系亦出曾子,少为林嗣从林氏。
朱然先世本宗施,徐绩由来非姓李。底事牵丝月下人?
错教同姓结婚姻。周公制礼鲁公犯,谁识斯人独认真。
斯人守礼足千古,洞房逃去不言苦。任将沟水流东西,羞学鸳鸯交颈股。
从此想思天一偶,鳏鱼骠泊雌凤孤。使君有妇如无妇,罗敷有夫难见夫。
夫君去后翁姑老,夫少弟妇鲜兄嫂。举目无亲可奈何,相怜惟有阿姊好。
阿姊与妇同阿爷。贫难相助空咨嗟。一男一女继夫后,啼饥号寒常牙牙。
饥寒苦况难尽述,尘生甑底磬悬室。朝缫夜织博饔飧,二十七年如一日。
邻翁断弦家多金,知夫客死来委禽。妇言偷活因二老,岂为多财移寸心。
寸心如铁又如石,永誓柏舟不改适。终身长作女儿身,昔也鬓青今发白。
这首诗的原文是:
獭江曾节妇歌
獭江江水无纤垢,獭江奇女世希有。米清昔重林宜人,玉洁今传曾节妇。
节妇贫家娘,十七嫁林郎。林郎系亦出曾子,少为林嗣从林氏。
朱然先世本宗施,徐绩由来非姓李。底事牵丝月下人?
错教同姓结婚姻。周公制礼鲁公犯,谁识斯人独认真。
斯人守礼足千古,洞房逃去不言苦。任将沟水流东西,羞学鸳鸯交颈股。
从此想思天一偶,鳏鱼骠泊雌凤孤。使君有妇如无妇,罗敷有夫难见夫。
夫君去后翁姑老,夫少弟妇鲜兄嫂。举目无亲可奈何,相怜惟有阿姊好。
阿姊与妇同阿爷。贫难相助空咨嗟。一男一女继夫后,啼饥号寒常牙牙。
饥寒苦况难尽述,尘生甑底磬悬室。朝缫夜织博饔飧,二十七年如一日。
邻翁断弦家多金,知夫客死来委禽。妇言偷活因二老,岂为多财移寸心。
寸心如铁又如石,永誓柏舟不改适。终身长作女儿身,昔也鬓青今发白。
我们需要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下面是我的理解:
第一句:“獭江江水无纤垢,獭江奇女世希有。” 这句话意味着獭江的水清澈透明,没有杂质,而獭江的奇女子却极为罕见。这里的“獭江”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而“江水无纤垢”则形容了这个地方的水质纯净,没有污染。
第二句:“米清昔重林宜人,玉洁今传曾节妇。” 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人们重视的是粮食的清甜,而今天人们更看重的是品德高尚的女性。这里的“米清”可能指的是优质的粮食,而“玉洁”则形容女性纯洁无瑕。
第三句:“节妇贫家娘,十七嫁林郎。” 这句话描述了一位贫穷家庭的姑娘,在十七岁时嫁给了林郎。这里的“节妇”是指贞烈的妻子,而“林郎”则可能是男方的名字或家族姓氏。
第四句:“林郎系亦出曾子,少为林嗣从林氏。” 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前一句中提到的林郎,他既出自曾氏家族,又是林家的后裔。
第五句:“朱然先世本宗施,徐绩由来非姓李。” 这两句话分别提到了朱然和徐绩的家族背景。其中“朱然”、“徐绩”都是历史人物的名称,而“本宗施”、“非姓李”则分别表示他们的家族起源和姓氏来源。
第六句:“底事牵丝月下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某种情况的疑惑,即为什么有人在月下拉线(可能是某种游戏或仪式)时会牵涉到其他人。
第七句:“错教同姓结婚姻。” 这句话表示错误地教导同姓的人结婚是错误的。
第八句:“周公制礼鲁公犯,谁识斯人独认真。” 这是一首关于礼仪和忠诚的诗,周公制定了礼仪,但鲁公却违反了它;谁能识别这样的人是真正认真的呢?这里可能暗示了某些不忠的行为或虚伪的忠诚。
第九句:“斯人守礼足千古,洞房逃去不言苦。” 这句话赞美了那些坚守礼法的人,他们的行为可以流传千古;而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逃避的人则不会抱怨他们的苦难。
第十句:“任将沟水流东西,羞学鸳鸯交颈股。” 这句话描述了人们在生活的艰难困苦中互相帮助的情景,就像沟水一样自然地流向东西。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不愿意像鸳鸯那样互相依偎在一起。
第十一句:“从此想思天一偶,鳏鱼骠泊雌凤孤。”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命运的无奈和悲哀。鳏鱼和雌凤都是孤独的象征,它们的遭遇让人感到惋惜。
第十二句:“使君有妇如无妇,罗敷有夫难见夫。”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有些人虽然有了妻子(或者丈夫),但仍然难以得到幸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关系复杂,或者他们面临着其他的压力和挑战。
第十三句:“夫君去后翁姑老,夫少弟妇鲜兄嫂。”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丈夫(或丈夫)的去世,家庭中的长辈(如公公、婆婆)变老,而年轻的弟弟和弟媳(或侄女、侄子)则较少受到关注。
第十四句:“举目无亲可奈何,相怜惟有阿姊好。”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助感和依赖感。在这里,阿姊成为了唯一的亲人和朋友,她的存在给了人们安慰和支持。
第十五句:“阿姊与妇同阿爷。贫难相助空咨嗟。”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姐姐对家庭的支持作用。虽然她自己也很贫困,但她总是尽力帮助家人度过难关。
第十六句:“一男一女继夫后,啼饥号寒常牙牙。” 这句话描述了新婚夫妇的生活状态,他们需要照顾孩子、抚养家庭,同时还面临着饥饿和寒冷的威胁。这种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第十七句:“饥寒苦况难尽述,尘生甑底磬悬室。” 这句诗表达了新婚夫妇面临的艰苦生活条件。他们的生活空间很小,食物和衣物都很简陋,但他们依然努力地支撑着家庭。
第十八句:“朝缫夜织博饔飧,二十七年如一日。” 这句话描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辛勤工作来维持生计。他们每天早起劳作,晚上回来继续纺织衣物以换取食物。这样的辛勤工作让他们能够坚持二十七年。
第十九句:“邻翁断弦家多金,知夫客死来委禽。” 这句话揭示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邻居的男子突然断了弦,导致家中的钱财被侵占。同时,得知丈夫客死的消息后,女子决定再婚。
第二十句:“妇言偷活因二老,岂为多财移寸心。” 这句话表明女子之所以选择再婚并不是因为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而是因为她感激两位老人的养育之恩。她不想放弃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原则。
第二十一句:“寸心如铁又如石,永誓柏舟不改适。” 这句话强调了女子的坚定决心和信仰。她的心坚硬如铁,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她愿意永远忠于自己的丈夫,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坚持下去。
第二十二句:“终身长作女儿身,昔也鬓青今发白。”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期待。她可能会继续作为女儿存在下去,直到头发变白。这是对一个传统女性角色的描述,暗示着她将在家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期待和个人的选择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和事件展示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