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老风流尽,犹传落木庵。
孤根曾此托,古佛直同龛。
竹坞云盘树,天池月印潭。
幽寻一追赏,烟鹤下山南。
【注释】
落木庵:在杭州,为宋代诗人徐元叹读书处。
吊:凭吊。
老:年老。
风流尽:才情已尽。
孤根:独根,特指树根。
曾此托: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古佛同龛:像古时供奉在佛龛中的佛像一样。
盘:环绕、包围。
天池:天然形成的湖泊或池塘。
潭:深水小池。
烟鹤:烟雾中盘旋飞翔的白鹤,这里用来形容隐者。
南:南方,指南山,即浙江天台山。
【译文】
诗坛上名声早已消失,却还流传着落木庵。
孤独的根蒂在此安家,古老的佛殿与佛龛一般。
竹林深处云雾缭绕环绕树木,天然形成的湖泊和深水小池。
我独自去寻幽探胜赏景,烟云中盘旋飞翔的白鹤向南飞去。
【赏析】
徐元叹,北宋末年的诗人,字元叹,号静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静岩诗集》。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并不消极沉沦,而是“以文自适”。其诗多描写山水风光、田园生活、闲居情景、羁旅之愁等题材。《落木庵吊徐元叹先生》是他游历杭州后所作。诗中描绘了他在杭州游山玩水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诗老风流尽,犹传落木庵。”是说自己年纪老了,才气已尽。但徐元叹先生依然在杭州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风至今仍然流传于世。这两句既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总结,也是对徐元叹先生的赞誉。
颔联“孤根曾此托,古佛直同龛。”是说徐元叹先生曾在杭州这个孤根之地安身立命,就像古佛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这里的“孤根”指的是杭州这片土地,而“古佛”则暗喻了徐元叹先生的精神风貌。这句诗既赞美了徐元叹先生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颈联“竹坞云盘树,天池月印潭。”是描绘了杭州的美丽景色。诗人站在山间小屋前,只见四周环绕着茂密的竹林,云雾缭绕其间;抬头望去,可以看到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杭州独特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烟鹤下山南。”则是诗人独自前往西湖寻找隐逸之处的情景。这里的“烟鹤”指的是隐士们乘云驾雾而行,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而“下山南”则暗示了诗人想要寻找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来隐居。这里的“山南”是指杭州南山,也就是现在的南高峰。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