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偶过小桥西,绕树雏莺恰恰啼。
独坐斜阳看归鸟,不随画舫到前溪。

注释:

  1. 踏青偶过小桥西:清明时节,我偶尔走过小桥。
  2. 绕树雏莺恰恰啼:在树上的雏莺,欢快地啼叫。
  3. 独坐斜阳看归鸟:我独自一人坐在落日余晖中,看着归巢的鸟儿。
  4. 不随画舫到前溪:我不想随着游船去前面的小溪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人通过“踏青偶过小桥西”这一诗句,描绘了自己在清明时节偶然走过小桥的画面。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绘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踏青”二字,暗示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欣赏。小桥、西、踏青等意象,都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宁静和诗意。
    “绕树雏莺恰恰啼”这一诗句,描绘了雏莺在树枝上欢快地啼叫的画面。这里,诗人用“恰恰啼”来形容雏莺的叫声,既表现了雏莺清脆悦耳的声音,又表现出了它们欢快的情绪。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独坐斜阳看归鸟”这一诗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斜阳下,观看归巢的鸟儿的画面。这里,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独坐”、“斜阳”、“看归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安静、平和的氛围。通过这一画面,诗人可能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对自我的坚守。
    “不随画舫到前溪”这一诗句,表达了诗人不愿意随着游船去前面的小溪游玩的想法。这里,诗人用“画舫”一词,暗示了游船带来的喧嚣和繁华;而“前溪”则是指前方的小溪,可能代表着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或者某个目标。诗人通过这一选择,表达了自己对于平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喧嚣世界的拒绝。
    整首诗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同时,诗人通过选择独自坐在斜阳下观看归巢的鸟儿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