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把阳关奏。
叹河梁、一枝摇落。
忍歌折柳。
明日依然分两地,此后可禁消瘦。
思往事、那堪回首。
欲问天涯羁旅客,见离人、如此伤心否。
毫欲染,泪沾袖。
红尘扰扰参能透。
最消魂、三宵小聚,匆匆分手。
惆怅空江烟水阔,浑似当年别后。
惟愿取、长教厮守。
差喜相逢时不远,记西湖、早桂飘香候。
离别恨,浓于酒。
【注释】:
- 《金缕曲·怀徐杏文寄妹》: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别后相思之情,下片抒离别之恨。
-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小方盘城,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因“阳关三叠”而闻名。此处借指分别。
- 河梁:黄河渡口。
- 一枝摇落:比喻秋景凄凉。
- 明日依然分两地:意即两人虽暂时分离,但终会再次团聚。
- 此后可禁消瘦:今后不要如此消瘦。
- 思往事、那堪回首: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怎堪再去回首?
- 欲问天涯羁旅客:想要询问远方漂泊的人。
- 离人、如此伤心否:离人(这里指远行之人)是否如此悲伤?
- 参能透:能够理解吗?
- 参:指“参禅”,禅宗修行的一种方法。
- 毫欲染:笔尖沾上了墨水。
- 泪沾袖:泪水沾湿了衣袖。
- 红尘扰扰参能透:尘世纷扰,是否能参透其中的真理呢?
- 最消魂:最为令人心醉神迷。
- 三宵:三天。
- 惆怅空江烟水阔:心中充满了愁绪,望着空旷的江面和宽阔的水天一色。
- 浑似当年别后:仿佛是当年分别时的景象。
- 惟愿取、长教厮守:只希望永远在一起,永不分开。
- 差喜相逢时不远:幸好我们不久就要见面了。
- 记西湖、早桂飘香候:记得在西湖边,桂花盛开的季节。
- 离别恨,浓于酒:离别的痛苦远远超过了饮酒的快感。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词人以“重把阳关奏”开篇,暗示着他们即将告别,而“叹河梁、一枝摇落”则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伤感。接下来,“明日依然分两地”,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同时也透露出现实的无奈。
“思往事、那堪回首”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他想要询问远方的羁旅之人是否如此悲伤,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然而,“欲问天涯羁旅客,见离人、如此伤心否”,却揭示了他们无法真正了解彼此的心情。
词人接下来用“毫欲染,泪沾袖”来形容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他希望自己能够永远与友人在一起,永不分开,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失望。这种情感在“红尘扰扰参能透”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词人感叹尘世纷扰,却无法参透其中的道理,只能默默忍受内心的痛苦。
词人用“差喜相逢时不远”表达出对重逢的期待,同时“记西湖、早桂飘香候”则回忆了曾经的美好时光。离别的痛苦似乎超过了饮酒带来的快感,使得词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相聚时刻。整首词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