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认朦胧。
碧汉苕苕玉露浓。
新雁数行云影渡,匆匆。
书此芸笺寄远衷。
罗袖怯金风。
万籁无声独听蛩。
小立廊前窥月色,溶溶。
照尽闲愁总是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我将对每一句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相应的注释:
南乡子 秋宵玩月,寄怀修梅
- “南乡子”是词牌名,这里可能是作者自创的词题。
- “秋宵玩月”指在秋天的夜晚欣赏月亮。
- “寄怀修梅”可能是指怀念远方的好友或亲人,其中“修梅”可能指的是与朋友一起赏月的地方,或者是一种象征性地表达思念之情。
花影认朦胧。
- “花影”指月光照射下的花朵影子。
- “朦胧”形容月光下的景色模糊不清。
碧汉苕苕玉露浓。
- “碧汉”指的是明亮的天空。
- “苕苕”形容月光洒落的样子。
- “玉露”即如玉般的露水,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新雁数行云影渡,匆匆。
- “新雁”指的是初飞的雁群。
- “数行”表示数量之多。
- “云影渡”可能是指大雁在云间飞翔时的影子投射在水面上。
- “匆匆”形容雁群飞行时的快速和匆忙。
书此芸笺寄远衷。
- “芸笺”可能是指一种质地轻薄、纹理细腻的纸张。
- “寄远衷”表示将心中的思念通过书信传达给远方的人。
罗袖怯金风。
- “罗袖”指的是穿着华丽的丝质衣服。
- “金风”指秋风,有时也用来形容秋天的寒冷。
- “怯”字表达了一种不适或畏惧的心情。
万籁无声独听蛩。
- “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包括风吹树叶、虫鸣鸟叫等。
- “悄无声息”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 “独听蛩”表示在寂静的环境中独自倾听蟋蟀的叫声。
小立廊前窥月色,溶溶。
- “廊前”指的是廊子的前面,可能有栏杆作为支撑。
- “窥月色”是指在廊子前观察月光。
- “溶溶”形容月光明亮且柔和,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照尽闲愁总是空。
- “闲愁”通常指的是没有明显原因的烦恼或忧愁。
- “总是空”表达了这些忧愁最终会消失或无意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赏月情景的诗。诗人以“花影”、“碧汉”、“玉露”、“新雁”、“芸笺”、“罗袖”、“万籁”、“小立”、“廊前”、“月色”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夜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