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告我水中沚,青青一点小于米。
此是澎湖西屿头,好向望楼遥瞪视。
七更洋走十二时,白鸟翻飞冁然喜。
渔火星星渐渐明,到境不过三十里。
风微卸席下橹摇,齐心协力力足恃。
引縆探浅复量深,恐防沙线与礁址。
大船进港本来难,恰值今宵好潮水。
四角仔,金龟觜,港口如门屹山峙。
纷纷吏役欢相迎,红纱夹岸笼灯俟。
连日惊心千尺涛,足踏实地乐无比。
从容就馆谒诸生,殷勤问俗挈大指。
一十三澳民颇惇,浇漓只有妈宫市。
【注释】
到澎湖境:来到澎湖。
舟人:船上的水手。告我水中沚:告诉我水边的地方。
青青:形容小草青翠欲滴。一点小于米:指水草的面积很小,像米粒那样大。
西屿头:西边的岛屿。望楼:瞭望台。遥瞪视:远远地注视。
七更洋走十二时:在海上航行了七个时辰(约10个小时)。白鸟翻飞冁然喜:海鸥翻飞,显得非常高兴。
渔火星星渐渐明:渔船上的灯火逐渐明亮。
风微卸席下橹摇:风很轻,船帆被吹得展开,船桨也转动起来。齐心协力力足恃:大家都齐心协力,足够支撑船只前进的力量。
引縆探浅复量深:用竹竿测量水的深浅。恐防沙线与礁址:担心海水中的沙石和暗礁。
大船进港本来难:大船进入港口原本就很困难。恰值今宵好潮水:恰好今晚涨潮,有利于进港。
四角仔:四个角。金龟觜:形状像乌龟的小岛。港口如门屹山峙:港口如同大门一般雄伟,山峰屹立不倒。
纷纷吏役欢相迎:纷纷赶来的衙役们高兴地迎接他们。红纱夹岸笼灯俟:两岸挂满了红纱灯笼等待他们。
千尺涛:汹涌澎湃的海浪。足踏实地乐无比:脚踏实地的快乐无与伦比。
从容就馆谒诸生:安闲地到学堂去拜访先生。殷勤问俗挈大指:热情地向先生询问风俗习惯,并带去了重要的情况说明。
一十三澳民颇惇:十三个海岛上的人民都很淳朴。浇漓:这里作“简陋”讲,指简陋的市场。妈宫市:庙会市场,指集市。
【赏析】
此诗作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月至十月间,诗人游历澎湖期间所作。
第一首诗写抵达澎湖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初抵澎湖,即由水手告知水底有小草,接着又见岛上有灯塔、渔民捕鱼、渔船靠港等景象,最后又见到沙滩上红灯闪烁,岸边官吏们前来迎接的情景。
第二首诗写在澎湖的所见所闻所感:登上岛屿后,见到岛上有四个小岛,其中两个是小山,其余三个则像是小海湾里的岩石,然后又见到了岛上居民的热情接待以及庙会上热闹的景象。
第三首诗写离开澎湖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离开澎湖时,又见到了沙滩上的红灯,岸边的官吏们前来送别。
这三首诗都是写澎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通过作者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澎湖是一个美丽富饶、生机勃勃的地方,这里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社会秩序井然有序。